且弗里德曼对这个图的注释,也别其它的地方要多得多。
随即陈舟的脑海里,涌现出与费曼图相关的知识。
j/ψ的宽度很窄,它的质量在d▔d介子对产生阈之下。
所以,无法衰变到d▔d。
同时,它也能先辐射一个光子γ,然后通过两胶子g过程,衰变为粒子1,2…… 这就是费曼图,所表示的过程。 在辐射衰变中,胶子可以发生自相互作用,且必然能够组成胶球。 当然,如果胶球真的存在的话。 除了费曼图所显示的过程,也有其他可能富含胶球的过程。 像是强子强子散射过程,质子反质子湮灭过程,等等。 但这次sc的pep装置,所选择的就是费曼图的过程。 想到这,陈舟突然觉得,华国在这方面的研究。 其实是出于世界领先水平的。 如果,陈舟在想如果,他在麻省理工的这段时间,无法寻找到胶球的话。 那回到华国之后,燕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2,以及研究谱仪bes3,对他将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他也很有可能会去燕京谱仪国际合作组待一段时间。 当然,这些的前提,都是建立在一段时间之后的无结果之上的。 弗里德曼对着弗曼图,开始叙述着自己的想法。 听着听着,陈舟不由得觉得,弗里德曼已经不再局限于眼前的费曼图了。 弗里德曼引入了更多的思考。 陈舟暗暗赞叹,不愧是凭借对“核子的深度非弹性散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大佬。 那些看似不经意的联系,经他这么一说,瞬间令人神往。 其实,实验物理学家,通过实验去探究可能富含胶球的过程时。 已经发现了很多新粒子,作为可能的胶球候选者。 这些粒子的量子数,包括0+,0++,2++等等。 但是,这些可能的胶球候选者的性质,非常难以琢磨。 有些粒子不仅是胶球候选者,也可能是分子态、多夸克态,或者就是普通的介子。 例如曾经被发现的a0980,f0980。 可令人兴奋又困惑的是,在理论预言的区间里。 人们发现了不止一个候选者。 单单是被一些人认为,最有希望的0++态下。 可能的候选者就有:f0500,f0980,f01370,f01500,f01700…… 关于谁是真正的胶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见。 不同的意见,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 没办法,理论预言只给出了质量的大致区间。 但对于胶球的其它性质,并无统一结论。 这也是实验上,难以检验哪个才是真胶球的原因之一。 也是陈舟他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 胶球是量子色动力学的一个基本预言。 但就是这样一个基本预言,在搜寻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后,依然无法得到一个最终的结论。 到底胶球是不是真的存在? 谁才是真正的胶球? 这些都没有答案。 也正是因为这些都没有答案。 陈舟才会听到弗里德曼的讲述,而为之神往。 除了弗曼图的过程,弗里德曼给了很多想法和思考外。 对于从数据中,如何寻找真正的胶球。 弗里德曼,也给出了一些预测。<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