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崇高,若是责罚重了,依旧是有违儒家君臣之道。所以,教训不了太子,只能教训教训太子身边的人,也好给太子做个警示。
见到这一幕,太子嘟了嘟小嘴,羞惭一笑,看向李奕奇的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歉意和顽皮,还有一丝同情。
“......什么啊?”
李奕奇瞪大眼睛,看了看荀先生,又看了看太子,这才顿时反应过来——自己身为太子的伴读,若是太子没学好,老师不敢教训太子,自己可是要替太子遭殃、挨打的!
反正这也就是伴读、书童们的作用......
“我去,怎么把这茬给忘了!”
李奕奇嘴角一咧,脸色也变得尴尬起来。他来东宫可不是特意来受虐的......
看着已经伸到自己面前的教尺,李奕奇心中苦笑两声,目光闪动一下,摸着鼻尖,略显尴尬的笑道:“先生,不知我替太子翻译如何。”
李奕奇心中忐忑,若是对方不同意,那么今天这顿板子他是挨定了。
“你?”
荀先生目光一凝,蓦然传一声冷哼,呵道:“你懂吗?”
“略懂。”
李奕奇目露精芒,不动声色的笑了笑。
他并没有接过太子递来的《资政通易》,而是直勾勾的看着荀先生,恭敬的问道:“不知先生想考学生哪一章?”
“哼,也罢,此书不是你等小儿能够明悟透彻的,你就随便说说吧......若有错误,老夫会指正。”
荀先生扫了一眼李奕奇,冷冷道,接着看向太子,语气未变:“太子殿下,此书是我儒家流传最广的经籍之一,内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也您好好认真听。”
“开始吧。”荀先生瞥了一眼李奕奇。
“是”
李奕奇脸色一正,点了点头,挺了停腰背,方才凝声开口道:“《资政通易》此书为儒家先贤孔圣所著,可其上的内容,更多则是后世儒家弟子慢慢添加进去的,历经三朝大儒的修订,如今全书分为三策,共四十六万七千余字,远远超出当年孔圣所亲自撰写的篇幅。”
“嗯,不错。”荀先生背负双手,微微点头。
“此书主讲我儒家治世的理念,包括三纲、五常、君子四德......”
“三纲者,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正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朝堂内,君为主、臣为从;朝堂外,父为主、子为从;家中则夫为主、妻为从。”
“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此为三纲之道。”
李奕奇脸色平淡,侃侃而谈,引来了太子夏青有些惊讶诧异的目光,但是那位荀先生却依旧面不改色,神情严厉,只是冷漠的点了点头。
见状,李奕奇也不在意,笑了笑,继续缓缓说道:“五常又称五典,即为仁、义、礼、智、信。”
“仁者,仁爱也;胸心宽广则可包容世间一切,谓之仁者爱人。义者,达义也;与朋友交而不嫌不弃,谓之义者不离。礼者,敬人也......”
李奕奇洋洋洒洒出口成章,声音郎朗,一字未顿,听得一旁的太子夏青一愣一愣的。
李奕奇一边说,荀先生一边轻轻捏着下巴上的胡渣子,眯着双眼,时不时点着头。
言毕,李奕奇风轻云淡的看向荀先生,面带微笑,问道:“先生,我说的可对?”
“不错。”荀先生眼中掠过一丝惊异,皱了皱眉头,若有所思,问道:“你师承何人?”
“天府学宫,吕公。”李奕奇恭声道。
“吕公!”
听到这个名字,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