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书房论政(1 / 2)

&nt;

在老太爷鼓励的眼神注视下林雨桐开始尽量简化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第一重农抑商是在国家财力不足、甚至政局不稳、有可能被强敌入侵的情况下必须的选择这样才能保证有充足的人力愿意去进行耕种而且农业生产的人口居住地相对稳定从而为国家充足的粮食和兵丁。

第二若是国家已经多年政局稳定边境稳固人口大量增加的话势必导致从事农业的人口得不到充足的土地去耕种这个时候就应该鼓励人们去进行商业活动扩大商品的流通甚至把国内多余的二五子输出到国外换取本国需要的物品。

第三在急需要重农的时刻必须适度的抑商因为傻子都知道从商的利润远高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利润。

第四重农的同时必须防止出现土地兼并严重的情况若是土地都大量的集中在地主和官员手中民不聊生的话就有可能出现农民zào fǎn的事情会严重影响国家的稳定并且同时会削弱国力给外敌入侵创造了机会。

第五重农而不能愚农仅仅是在名义上规定农民比商人地位高是不够的而应该轻徭薄赋让农民可以得到真正的实惠从而休养生息才是政局稳定、国富民安的关键。

第六无论重农还是重商都造成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风气一个国家或者一定地域内文风昌盛自然是好事情但是若大多数人皓首穷经都只是为了加官进爵、光宗耀祖而不是为国效力、为民谋利的话这种读书也只是在耗费光阴。

林雨桐童音青稚侃侃而谈间又面色平静似乎这些话都是早就在她内心思量好了一般老太爷和三个孙子却是越听越惊心他们不敢相信一个小女娃娃能有这番见识老太爷半晌才反应过来急急的对林辰旭说:

“旭儿你快把彤姐儿刚说的话都写下来老夫还要再细细品鉴才行。”反应过来的林辰旭忙提笔书写甚至激动的手都在发抖对于他们这些学子来说策论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科举的前途他也曾和同窗、祖父及弟弟们一起多次讨论过这个话题但是林雨桐今日的观点仍然让他有醍醐灌顶之感。

老太爷招手让林雨桐走到自己身边指着面前的椅子让林雨桐坐下抚着胡须笑问道:

“彤姐儿一向有见地今日之言甚为精辟你是怎么想出来的?”老太爷果然还是来追问这个问题了林雨桐扬起小脸对着老太爷认真的说:

“彤儿在惠慈庵的时候常常和师傅师姐一起去庄子上住也有生在庄户人家的小伙伴彤儿知道务农的艰辛也知道底层人的不易和艰辛师傅也允许我看些杂书那些无甚名气的前辈们却往往会有惊世之言我和师傅师姐一起也聊过这些话题不过师傅说身为女子在外切莫张扬但是舅祖父和表哥们都是雨桐的亲人所以雨桐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了。”说完林雨桐咬了咬嘴唇做出一副小女孩该有的害羞模样。

老太爷哈哈大笑对林辰晧三兄弟说:

“彤姐儿虽为女子见识却是惊人你们兄弟以后要多向桐姐儿请教必有进益。”林辰旭三兄弟都恭声应下林辰晧看向林雨桐的眼神里除了喜欢探究的意味更重爷爷和大哥、三弟或许都相信这个小表妹是天资聪颖而他却不信他相信表妹的身后一定有着他所不知道的秘密。

老太爷兴致盎然的拿过林辰旭刚刚写好的那几页纸一条条的和林雨桐细细研究林辰旭三兄弟也坐在一旁认真的听。

林雨桐发现老太爷虽已经年老但不愧是做过户部尚书的人即便是这种千年后的研究结果他老人家也能很快的接受尤其是对林雨桐所说的防止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的问题老太爷大为赞同直言当今天下众多世家豪族高官显贵哪家不是拥有众多田地许多破了产的农民只得卖儿卖女流离失所。

看到已经风烛残年的舅祖父在这寒冬的深夜里忧国忧民几位年轻的表哥也都难掩心中激愤林雨桐突然间觉得眼眶有些湿润从前她总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