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 寻宝(1 / 2)

长安居,大不易。

一点不假。

此时长安人口已近百万,物资供应就是首当其冲的难题,周边土地出产的粮食,根本不足以供应长安居民,绝大部分都依靠外运。其它商品亦是如此。

黄河经常淤堵、泛滥、加之三门峡激流险峻,大大增加了运输成本,使得长安的物价几乎是洛阳的两倍。

武帝虽然迁都洛阳,但是权贵世族的根基都在长安,就连祖坟墓地也在长安附近。

武帝身体渐衰,她也有意回归长安,还曾和沈梦昔透露出以后与高宗合葬的意愿。

另外,长安的安定和繁华吸引着权贵、商贾,更有许多外国人聚集在此,皇城内鸿胪寺附近有两条街,叫做大学习巷和小学习巷,聚集着与大唐建交的六十多个国家的驿馆,有几千外交人员和留学生,在此学习汉语和儒家文化。

大不易,亦乐居。这是普遍长安人的想法,长安人的精神面貌与洛阳大不同,长安人骨子里带着一种优越感,一种见识过大世面的优越感。

和洛阳的尚善坊一样,长安的公主府也是距离皇城相当之近,兴道坊与皇城只有一街之隔,向东隔着务本坊和平康坊,就是东市了,妥妥的黄金地段。

府邸没有洛阳的大,但胜在精致豪华,沈梦昔又遣回了一多半奴婢,又将护卫分成两拨,分别驻扎兴道坊和醴泉坊的府邸。醴泉坊的宅子就在西市北面,更是繁华热闹。

万年县权贵云集,东市商品就以高档奢侈品为主。

西市则平民化,货品齐全,无所不有。来自西域、中亚、东亚的商客也都汇集于此,丝绸之路和大运河的开端,尽显繁华与忙碌。

沈梦昔带着鹿儿闲逛,顺便考察一下办报的可能性。

没想到,却遇到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她正看着罗刹国商人兜售的猎犬,就听到一个惊喜的声音“啊呀”了一声,一个人影扑了过来,立刻有护卫拦住,将那人擒住。

居然是李素娘,那个长了大肌瘤自己剖腹证清白的女子。

沈梦昔让护卫松开她,和她来到稍微僻静一些的路边。李素娘一时有些手足无措,最后做了个万福,眼里充盈着泪水,讷讷地想说什么又说不出来。

“你的身体可还好?有没有再长那肌瘤?”沈梦昔笑着问。

李素娘点点头,又摇摇头,“托公主殿下的福,贱妾身体康健,没有再长过肉瘤。”

“那就好。周小郎十二三岁了吧,可否读书?”

李素娘听见沈梦昔问及儿子,脸上表情马上活了起来,“劳公主殿下挂心,小儿在长安县学附学,说起来还多亏了当年信城县令郑老爷,公主有所不知,如今郑老爷就在这长安县做知县呢!”

“哦?那还真是巧了呢。”沈梦昔打量着李素娘,她衣着极其朴素,三十岁的年龄,看上去足有四十多岁。当年口齿伶俐的女子已经变得有些木讷,也不知经历了什么。她此刻出声喊住自己,想必是有事相求,沈梦昔也不催促,耐心等待她开口。

果然,踌躇半晌,李素娘忽然跪地磕头,“贱妾愿卖身为奴,只求公主能让我儿继续读书。”

沈梦昔让清风扶起李素娘,“这些年你应该吃了很多苦,到长安几年了?这里物价奇高,生存不易吧。”

李素娘两只粗糙的手,不自然地搓了搓。

沈梦昔让护卫去茶楼定一间茶室,对李素娘说:“李娘子,你是个心气极高的女子,并不适合做奴婢。”见李素娘脸色煞白,又说:“到茶室坐下来说吧,正好走得腿酸了,你陪我饮茶。”

茶室里只留清风和鹿儿,鹿儿趴在茶楼的窗边看楼下人来人往,清风则给她们倒上茶汤,摆好点心,退到门口守着。

李素娘稳定了一下情绪,娓娓道来。

原来,周氏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