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养育之恩 (2)(1 / 2)

在惠慈庵的这三年,对林雨桐来说,是平静的、幸福的,在师傅和师姐们的关爱中成长,虽不是锦衣玉食,却也是无忧无虑,师傅和大师姐给了她所有她们能给的最好的,同样的僧衣,林雨桐的衣料总是特别的用更柔软的好料子,吃食上大师姐亲自照料,庵中的燕窝,以往大师姐都是给师太专用,而自从林雨桐牙牙学语开始,大师姐就开始经常的给她炖些吃,秋冬季节林雨桐经常咳嗽,静心更是一天到晚的在炉子上滚着冰糖雪梨水,吃多了林雨桐嫌腻不肯吃,静心就找出各种借口哄着她吃。

每次面对着师傅和大师姐的时候,林雨桐的内心都是温暖的,前一世她伤透了心,死时甚至有种终于解脱了的淡淡的开心。而在惠慈庵的这三年,在师傅和大师姐的精心呵护中,林雨桐内心的伤痛慢慢的抚平了,尤其是对着和前世母亲长相一模一样的师傅时,她找到了家的感觉。前一世,她十几岁就离家住校,大学毕业后和顾青阳在临江市又打拼了十年,期间她回农村老家的次数屈指可数,自然很少陪伴母亲,她做的最多的就是给母亲寄钱和邮寄衣物吃食,那时候她并非不思念母亲,也并非内心深处没有愧疚,可是那时候的她把顾青阳看做了自己的整个世界,为了这个世界,她感觉做什么牺牲都是值得的,甚至在自己流产后与顾青阳的婚姻已经几乎名存实亡之时,她也没有打电话告诉母亲。她有时候也会想母亲知道她坠江身亡的消息后,不知道会有多伤心,不知道原本就身体不好的母亲是不是能承受住老年丧女的打击。可是所有的内疚都已经无法弥补了,她也因此更愿意把静慧师太当做亲生母亲来孝顺,是为了报答师傅的养育之恩,更是为了弥补对前一世亲生母亲的亏欠。

在与师傅和大师姐相处的三年中,虽然她们二人从不在林雨桐面前提及往事,然而林雨桐毕竟心理年龄已经是个成年人,所以她敏锐的察觉到了师傅一定是有着常人难以释怀的过往。虽然师傅性格恬淡慈爱,可经常一个人陷入深深的沉默,似乎忘记了周围的环境。

林雨桐不知道在师傅身上发生过什么事,可她还是不由自主的心疼师傅,所以这几年,林雨桐就利用自己年幼的优势,时不时的在师傅面前撒娇耍赖,逗着师傅开心。而静慧师太在林雨桐孩童般明亮无暇的眸子里看到了这个早慧的孩子对自己的担心,她心里倍感欣慰却也隐隐的担忧,这个孩子太聪明了,眼神中的天真总也掩饰不住她这个年龄不该有的沉着冷静。师徒二人就这样在互相的默默关怀中,平静幸福的度过了三年的时光。

傍晚,在师太和林雨桐居住的翠竹居里,大师姐静心已经摆好了斋饭,桌子上摆着四道菜,土豆炖番瓜,紫衣薯饼,春季杂锦菜,糖醋藕排,一碗麻油丝瓜汤,还有小小的三碗米饭,当三人在桌子旁边坐下后,静心端起林雨桐的饭碗,用勺子舀了些糖醋藕排那道菜中的菜汤和米饭拌匀,然后把饭碗往林雨桐面前放的近些,轻声说

“师妹,你喜欢甜口的,多吃一些。”

“谢谢师姐”林雨桐奶声奶气的说,故意舀了大大的一口饭塞进嘴里,看着她的小嘴被撑得像个小包子似的,师太和静心都笑了起来,静慧师太拿起帕子把雨桐嘴角的一滴菜汤擦拭干净,摸着她的头说

“不要急,小心噎着了。”

“嗯”林雨桐的嘴塞满了饭,无法说话,只能鼓着包子似的嘴用力的点点头,样子很是懵懂可爱。师太只用完了一小碗米饭,略略的吃了几口菜就停了筷子,静心心里有些急,她看向林雨桐,发现林雨桐也在看她,似乎明白了她的心思,林雨桐狡黠的对着静心笑了一下,似乎在说“看我的”。只见林雨桐突然把自己的小勺子放到碗里,不再吃饭,低着头,一副委屈的小模样。

“静玉,你怎么不吃了,可是那里不舒服?”面对师傅的询问,林雨桐喃喃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