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浓硫酸(2 / 3)

皇宋锦绣 十年残梦 3732 字 2019-11-04

用的也只是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脱水性而已,又不是追求极限,超过70含量的浓硫酸,都有巨大的杀伤力。

在迫切想要解决问题的时候,赵信也顾不了许多了,直接找了一个陶瓷的锅,具现出了大概5升的绿矾油,杂质很多,如果有时间的话,他完全可以等一等,经过简单过滤,可以让杂质减少,比如说,棉布,或者是铁丝做的细,可以把一部分杂质给过滤和吸附,这个时候,赵信根本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过滤,要过滤硫酸,起码需要密集到一定程度的铁,先不说这个时代的拉丝技术不过关,古代很少产出合格的铜铁丝,,即便有,制作铁丝的过程也是非常困难,更别说编织成密集的细。

只是作为u器,那就可以忽略杂质,他要能继续的进行了,从稀硫酸到浓硫酸,不需要大规模的生产器械,一个不被浓硫酸高温反应的锅,只不断的蒸煮就好了,硫酸相当的稳定,不会因为简单的加热挥发,伴随着温度的提升,水会挥发,当硫酸之zhong的水逐步的减少,硫酸的浓度也就会增加,这就是生产的原理。

铜不能作为容器,铜跟浓硫酸的反应不快,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快,加热的情况下尤其如此,铁虽然在常温下,会剧烈反应,之后形成钝化,阻止反应的继续,可是在加热的状态下,这个反应速度也会加快,好在,船上有陶瓷,哪怕不是什么好,却也够大,可以作为加热的容器。

稀硫酸和浓硫酸的转化,不停加热就好了,一些比较纯净的稀硫酸,可以被加热到极致,一直到浓硫酸沸腾,说是沸腾,只是浓硫酸会在一定浓度的时候,跟水形成共沸物,到这个时候,这个溶液就相当的稳定,浓硫酸和水都不会挥发,形成一种混合物,这就是传统意义的浓硫酸,极限大概是985,或许工业上和实验室还有更高浓度,可惜那个已经超过了高zhong的化学。

这样的方法很简单,也是化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再加上一点点的巧合而形成,看似简单的一步,却最少走过几百年的历史,赵信却简单的迈出来,zhong国的陶瓷en化,让这一步踏出的更加顺畅,换成铁锅或者是铜锅的话,就会麻烦很多,或许要很多次,耗费无数的机会,才会得到最终的结果。

赵信来到厨房,把所有人都赶出去,这不是做饭时间,甚至距离下顿饭,还有一个半时辰以上,厨房的人不是随便雇来的,他们都是值得信任,知道赵信的地位,只留下了一个帮忙烧火的小厮,防止赵信乱搞出了乱子,就出去了,小少爷总是有一些奇思妙想,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甚至连王松都没有通知。

,5升绿矾油被加热,因为硫酸的浓度并不高,百分之几的样子,大量水蒸气和极少数的硫酸分解物被蒸腾起来,动静有些大,味道也很刺鼻,刺激性的气味,弥漫的整个船上都是,最终王松被惊动了,在孙吉要求下过来看看。

当走进厨房的时候,却看到赵信不过是煮一种液体,虽然有些刺鼻,却没有什么危险,并且赵信并没有接近灶台,而是远远的指挥着小厮进行操作,看起来没有什么危险的样子,说实话,这段时间,连续赶路,甚至连岸边都不停靠,连王松这样的成年人,都略微有些焦虑,更别说赵信一个小孩子了,虽然从上船开始,赵信就表现出了睿智,可是偶尔疯狂的举动,额让他印象深刻,如果他再一次要求登岸怎么办,与其强行阻止,倒不如让他自己找点感兴趣的东西玩玩。

王松进来,什么都没说,然后就走了,这让赵信比较高兴,他还正担心没有办法解释呢,浓硫酸关系到小命,是一个重要的底牌,他不可能放弃,王松没有阻止,对他是最好的选择。

总共5升,从冷却到沸腾,耗时不小,伴随着蒸煮,大量水蒸气的蒸腾,硫酸的浓度在提升,不同于水的沸点在100度,硫酸和水的混合物,沸点很高,高浓度的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