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又是踩点的时候了(3 / 3)

女装与战车 南瓜之南 3860 字 2022-01-19

,这才给重新设计了一下,搞了个双发设计,换上了2磅qf主炮,也就是37毫米。在步兵坦克的战术思想下,马蒂尔达二型也只有主炮和用来辅助瞄准的并列机枪。

这个双发设计算是不太成功的,目的是在一台发动机送了人头之后还能勉强动一动,不至于变成活靶子,但因为实在不成熟,故障率反倒很高,而且压缩了战车内部空间,舒适性基本没有。不过任何新的发明总会有这个阶段,马蒂尔达二型的双发构造算是最早在战车上运用这个结构的例子了。

实际上,马蒂尔达只有一型和二型,根本没有iv型,也就是四型。而这个一型和二型其实区别很大,后来的各种改装型多的像是旧时代59式,也全都是基于二型改造来的。

那么这个iv是怎么来的呢?

有这台车的同学可能知道,这台车并不属于英国车系,而是属于前苏联车系。

二战德子们开始脑袋发热两边打的时候,英国人援助了毛子一批马蒂尔达二型战车,而这批车本身就是马蒂尔达二型的轻改版,把原来的发动机升级了一下,依然是ace系列。

毛子嘛,大家懂的,武器就喜欢大口径,打不打得中再说,先把炮管子做做粗。一看英国佬送来的东西,车是好车,硬硬的,很哈拉少;就是这个主炮实在不行,两磅的37炮能打什么?不要不要。

于是毛子二话不说就把英国人的原装炮给扒了下来,稍微改装了一下炮塔,把机枪扬了,腾出来地方重新换上自家的zis96炮,是76毫米的反坦克炮。这下这款车就从步兵的战场掩体变成了反装甲单位,和德子坦克对殴一点没在怕的。

这就是《坦克世界》里面的马蒂尔达iv。至于马蒂尔达iii是怎么来的,有机会再说,没机会算了。

从美制轻型战车改成苏式英制中型战车,程梓鸢车组要抓紧时间熟悉操作。而终于开上正经装甲战车的秦岭组更是如此。

一周过去了,一高中学院舰重新回到通市港。不管这两组人有没有练好,丑媳妇怎么也要见公婆。

赛场周围搭建了临时看台和巨大的组合屏,从多角度转播整场比赛。一高中的校长亲自来给战车道队送行,好一副老乡送红军战士上战场的画面。

“同学们!”校长泪汪汪地握着肖奈何的手——其他都是女孩子,握着影响不好——“我们一高中第一次参赛就能摆脱一轮游,你们的努力有目共睹!我希望你们的斗志还能继续保持下去,至少打进前四强!”

“好!”

虽然是套话,但说起来很有感染力。

比赛很快就要开始了,双方在看台前面分别站成一排,背后是自己的战车。双方对战车发誓比赛公平公正,秉承体育精神,绝不弄虚作假。程梓鸢嘴里跟着说誓词,心想我能站在这里就已经够弄虚作假的了。

再就是双方队长握手,相互亲切问候这一套。通市中学的队长相貌比较一般,我们就不介绍了。

看脸的世界,就是这么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