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虎头太师张懋公,恩宠荣华皆有故(3 / 4)

明朝大纨绔 贪狼独坐 10666 字 2020-03-30

/p

蚤大意指跳蚤,意味着很小。这里的“蚤精韬略”,指哪怕非常微小的韬略细节都能精通到。/p

这玩意儿宪宗怎么肯定,都没有出过京师作战的大父“蚤精韬略”?!/p

但这一切刚才就完全得到了解释,甚至英宗在驾崩前的天顺七年十二月突然给了自家大父一道诰封。/p

这件事也能够解释的通了,若不是大父真的有本事。/p

英宗怎么会在驾崩前,专门给一个二十二岁的毛头小伙子下诰封?!/p

那会儿大父才二十二岁,既没有军功又不掌握兵权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p

如果说大父做了什么让英宗觉得很牛逼的,但却又不好宣诸于口的事情这就解释得通了。/p

到了孝宗这会儿,给大父的评价是“韬略精通”。/p

这比之他父亲的评价实际上是往下降了一层,这大概是源自于大父在成化后再没出京作战。/p

但最终张懋去世后给的谥号是“恭靖”,这个谥号可是比“文正”、“忠武”这类顶级谥号更罕见的谥号!/p

在讲究于礼教、寓意的大明朝,给予谥号是极为谨慎的。/p

上一个拿到这个谥号的,是靖难名臣、一人力守北平、多次监国、明仁宗亲撰祭文的姚广孝。/p

姚广孝这个谥号寓意颇深,成祖能多次让他监国自己放心出去征伐、仁宗肯亲自写祭文。/p

如此信重肯定不是不愿意给他一个文臣至高的“文正”谥号,那么“恭靖”这个谥号就颇为值得玩味了。/p

张仑也不由得感叹,若是大父做下这些事情那么给予这个特殊的谥号也就说的通了。/p

而王世贞生于嘉靖五年,大父历史上记载去世的时间是正德十年。/p

&nodbye整十一年了,小王才刚刚生出来。/p

等他作《弇州山人四部稿·续稿》去评价虎头国公的时候,老国公那骨头都能拿出来当棒槌使了。/p

一个跟虎头国公连接触的机会都没有,在人家身后数十年却去评价人家“生平无他艺能”。/p

其实从这点也可以看得出来,大明时文人对于武勋的蔑视和鄙夷。/p

他甚至都懒的了解为何跟英国公接触的较多的两朝帝王,会评价英国公韬略好。/p

就很直白的下论断说虎头国公“生平无他艺能”。/p

反而是大书特书英国公家的荣宠、豪遮、显贵……/p

比如“为太师,俱加阶特进,俱勋左柱国,俱再知经筵事,俱再监修国史”啦~/p

比如“为太师者二十五年,握兵柄者四十年……十主恩荣,宴郊祀宗庙,多遣代行”啦~/p

比如“富侈为东第冠,后庭数百人,皆曳罗绮”啦~/p

最后还要说一句“懋遵何德,而贵富寿考令终显融至此也”。/p

这句话啥意思呢?就是王世贞很愤愤不平啊,你张懋有啥能耐得如此大富贵荣华恩宠?!/p

潜台词便是,凭啥我小王就没有!/p

这语气是不是一如后世那些在网络世界里面,敲着键盘骂天骂地骂空气的某些大侠?!/p

你何德何能,这么有钱、这么有名、地位这么高……/p

&nt;

老国公毕竟是年纪大了又忙乎了一晚上,按着、按着就在按摩床上睡着了。/p

张仑悄然起身披上了袍子,老周管家早已经细心的给自家老爷盖上了毯子。/p

并小心的和小周管家一并将老国公缓缓的推着按摩床出浴室,毕竟这里水汽太重。/p

换上了一身干爽的衣裳出门来,侍大将宫御前樱子小跑过来小声告诉自家殿下。/p

刚刚太子殿下带着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