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李世民和他的倒霉儿子们(1 / 4)

太极宫,咸池殿。

李世民的寝殿依旧阴森寒冷,李世民每日在此处透过他的渠道看着天下大势。

近来李恪明显感觉李世民的身体比先前好多了,连毒瘾的发作也在逐步减少,但是李世民依旧不愿意搬回甘露殿或者把这里的黑色帷帐收起来,更是很少召见大臣。

这日中书省逞上来一份李承乾的奏疏,李世民看到一半就眼露出杀机,李恪在旁边看着李世民拿奏疏的手明显很用力。但是李世民看奏疏的整个过程始终没有说一句话,直到把奏疏看完扔给李恪仍然不说话,只是半歪在榻上眯着眼看房顶。

李恪接了奏疏看了一半就被吓了一跳,暗道李承乾这是在李世民耀武扬威吗?

奏疏中称凯旋大军已经过了函谷关,最多半个月后就能回到长安城,下令中书省安排长安百官率领长安百姓出城三十里迎驾。

后头还附了长孙冲率领家将阴谋夺取函谷关,意图阻止大军过关,被函谷关守将领牛延福朱顺德等斩杀的事情。

这份奏疏几乎相当公开打李世民和朝廷的脸,因为谁都知道长孙冲确实是朝廷派去函谷关的,函谷关守将杀了长孙冲迎李承乾进关等于是在打朝廷中枢的脸。

可是话说回来,朝廷有什么可以公开的理由不准李承乾率领凯旋大军进关呢?

“父皇必须派大将镇守潼关。”李恪急切地道。

“嗯。”李世民显然不满意。

“还应该昭告天下痛斥函谷关守将的罪行。”李恪忙补充道。

李世民听了依旧不说话。

“能不能命人揭露我大哥谋反?”李恪试探着道。

这样做有损李世民的英名,毕竟皇太子造反他做为老子的反不可能没一点错。就是算错处在李承乾身上对于李世民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不是还有“养不教,父之过”嘛。

却没有想到李世民听了这话只是叹口气道“若是逆子在洛阳大肆封官时有人揭露他图谋不轨,天下可能还有人相信,现在逆子一心回长安,谁还会相信他要造反?

因为率军回长安是合理的,留在洛阳反而是不合理的。

再者什么样的大将镇守对皇太子有用?

只要不是朕亲自站在潼关上,逆子都可以说是对方图谋不轨,他现在手握数万精兵又是皇太子,他想给什么人定罪就能给什么人定罪。”

“那怎么办?”李恪急了。

李恪这些日子在李世民的悉心引导下,是真想当皇帝了,突然发现根本拦不住李承乾,他能不急吗?

李世民眯了眯眼神色淡定地道“别着急,有人比我们急。”

李恪知道李世民说的是李治和长孙无忌一伙,但他仍然道“他们明显也拦不住我大哥。”

李世民听了淡淡一笑道“他们能拦得住逆子,咱们父子现在就该想想怎么锄去他们了。”

李恪还要再说什么,却见一个内侍双手托着一卷纸轻轻走进来,朝李世民躬身道“启禀陛下,晋王殿下送来一首诗。”

李世民听了看了李恪一眼,那意思是说你看着急的人来了。

李恪扭头朝内侍手里的诗卷看去。

“给朕念念,看他写了什么。”李世民说罢还稍稍往上欠欠身子让自己歪的更舒服一些,好像真准备欣赏一首好诗。

李恪忙从内侍手里接过诗卷,展开但见开头工笔写着一首诗,后头还有很多内容也不及看,便先诗念道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连弩射海鱼,长鲸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