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据典、思想情感,都非常值得大家去好好学习效仿!”
总结完后,明月开始声情并茂地朗读着作文的结尾段。
“每一个心跳迟缓又还疼痛着的人;每一个沉没在生活中又还在扑腾的人;每一个孤独着又不甘寂寞的人;每一个忧伤着又自我逗乐的人。我们都在路上,因为我们总觉得远方在远方,路上在路上,未来一定存在着某一种意义,值得我们为此一直去跋涉。我们在路上,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掌声如潮水般涌向了坐在教室中间的夏萱。她不好意思地起身,向四周的同学有礼貌地浅鞠躬以表达自己的谢意。夏萱目光无意间碰上了新同学的目光——只见他眼角挂上了两行泪,她像是败下阵来,急忙闪躲。
高山流水遇知音。
杨烨想起了六年级时候,他自己写的一首小诗。“奶奶的背篓是一条船/载着我/东西南北/扬起命运的帆//奶奶的背篓是一个“潘多拉魔盒”/装着我/天马行空/打开了童年的梦幻//奶奶的背篓是一本书/告诉我/穷且益坚/不要坠了青云的志向//奶奶的背篓是一双手/抚慰我/留守儿童/思念他们的辛酸//我像是一颗草/在奶奶的背篓里/熬过了/岁岁年年//奶奶的背篓里/满溢着他们不能给的/爱,浇灌我/茁壮成长,也要去迎接明天”
“杨烨,你怎么哭了?”
“……”
讲台上面的挂钟,提示着第二节课已经过了十分钟。白栀子还在咬着笔杆,冥思苦想着开头。“读书没几本,下笔如有鬼。”而杨烨已经写好了洋洋洒洒近千字的作文。
“啊!你已经写好了呀!”白栀子转过头,看到杨烨已经在看课外书了,内心惊讶不已。
“嗯。”
看一眼杨烨作文本上写的字,看一眼自己作文本上写的字,白栀子强烈地感受着“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句话的深意。
“你写的啥字体?”
“秦小篆。”
“啥?秦电钻?”
“……”
“白栀子,写好了吗?全班就差你一个人没交了!”快要下课的时候,明月来到了他们这桌。
“老师,马上就好!马上就好!”白栀子“笔走龙蛇”。
“……”
“好啦!”几分钟后,白栀子长舒一口气。
“你刚才在笑我?”明月离开后,白栀子一副“恶狠狠”的样子,两只手捏成拳头,大拇指露在外面,在杨烨面前比划。
“没有!”
白栀子还是不讲理地轻打了杨烨几下。
“……”
“夏萱,上完课,麻烦你带杨烨去后勤室领校服。”
“好的,老师!”
“洪老师!”明月走近门口时,碰到了刚走进来的中年男人,点头致意。
“明老师!”
上课铃声响起。课前礼毕。站在讲台上的中年男人,头顶发量稀疏“地中海”,在节能灯白光的照耀下,褶褶生辉。他扶了扶框着厚厚镜片的金边眼镜,又清了清嗓子。“同学们,临近期末考试,下面这两节课,我们继续做一套数学复习试卷。”
“唉!——”下面一片唉声叹气。
“同学们,革命即将胜利,我们得及时巩固来之不易的战果!”
“……”
杨烨拿到白底黑字的卷子,习惯性地浏览了一遍,然后才开始答题。他一节课就把卷子做完了,不费吹灰之力。他又继续一头扎进了从家里带来的《万历十五年》书里。他心头一紧,闭眼默念:“世间已无张居正!”
张居正是杨烨最佩服的几个中国古人之一。他仿佛在黑夜里看见商鞅、李白、王安石、苏轼、张居正一一向他走来。——商君慷慨陈词,“背法而冶,此任重道远而无马牛,济大川而无舡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