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零章 决胜千里之外(七)(3 / 4)

新顺1730 望舒慕羲和 5292 字 2021-12-09

,刘钰整合了对外贸易的力量,动用各种手段快速完成了垄断,后果是什么呢?

后果是原来丹麦、瑞典、葡萄牙、英国、法国、普鲁士,奥地利,大家都来买货。谁给钱多,就卖给谁——制茶业最风光的年,就是奥斯坦德公司没解散之前,在广州打贸易战要破英荷茶叶垄断的时候。

现在呢?现在是松江府资本集团拿到了定价权,给个差不多的价,爱卖不卖。

有本事,你自己送到加尔各的、自己送到孟买去走私嘛。

问题是一群读经的,知道孟买在哪吗?知道什么叫季风什么叫洋流什么叫印度洋暴风季吗?

这几年还好点了,也就是刘钰非要搞纸币兑换控制白银,不然就凭海商手里的白银,能把那些生产者玩死:操控银钱价比浮动,收获算铜钱、卖货算白银。发钞行是可以为所欲为的。

而作为这些保守集团的对立面,或者说因为航海贸易的出现导致的旧统治集团的分化——在英国,航海贸易的发展,使得旧统治集团和新兴阶层合流,对外扩张维系地租;在大顺,航海贸易的发展,使得旧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分化。

勋贵和士绅,原本都是地主阶级。

就像是英国的乡绅,原本也都是地主阶级。

但伴随着航海贸易的发展,在英国,一部分乡绅依旧靠地租生活,另一部分乡绅则将地租收入投入到航海贸易当中赚取股息。

在大顺,乡绅还是乡绅,而大顺的老勋贵们已经升无可升,只能如前朝勋贵那边把兴趣放在钱上。

前朝没办法,只好并地;本朝有海贸,自然投资海贸。前朝也不是没海贸意识,只是永乐帝非要吃独食,皇家垄断香料贸易,用的陆权和海岸线太长导致的特色版的《航海条例》和《垄断授权法》。而且吃的太急了,吃独食你当董事长别人都打工哪行啊,也得给他们当股东的机会才行。再说学学荷兰人,用倒牛奶思维,把大量香料烧了以便涨价也行啊,结果几年就把香料价弄崩了。

大顺这边这种分化的根源,要追述到大顺开国的那段历史。

定制度的时候,皇帝没有太多皇庄,也没有广封子嗣就藩。一群勋贵蹲在京城,打仗的时候出去带兵,不打仗的时候在京城“蹲监狱”,弄地则因为大顺开国的记忆抓的极严。

一些“老战士”、“老五营”身份的“良家子”,直接归皇帝管,他们的地不能动,就是个优化版从农奴升到小贵族的军户制。

没办法过度兼并,海外贸易的口子一开,自然是疯狂往里面挤。

而这几年新崛起的军功勋贵……那就更简单了。

你刘钰能靠着打仗,从个勋卫一路封到了公爵,我们缘何不能?

你升完了,就说独汉以强亡,要防止过度扩张,要防擅启边衅,他妈的你没封爵的时候在边境搞事搞得比我们还欢呢。

现如今军改之后,刷军功容易多了,不趁着这个机会,觅封侯,挤到上层勋贵圈子里,还等啥?

不打仗,怎么封爵?不打仗,怎么升官发财?不打仗,自己的儿子怎么能出生就有蒙荫的勋卫散骑舍人之类的铁饭碗?

勋贵圈子就那么大,就算现在没机会混到那个开口就是“当年我祖爷爷跟着太祖皇帝弄死那个姓艾的驴毬子的时候”;或者“当年我祖爷爷跟着太宗世宗皇帝在天保府以数千偏师顶了阿济格吴三桂几个月的时候”的圈子,但现在对外战争的上升通道是有机会让子孙和那个圈子里的人谈笑风生的。

要说新旧勋贵之间有没有矛盾?

有,就是先强后弱还是先弱后强的分歧。

是先西进印度夺大西洋贸易权再慢慢整合朝贡圈?

还是先吃嘴边的肉把朝贡圈吃干净再往外打?

但这是非对抗性矛盾。

在主要的“对外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