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九章 直钩(3 / 3)

新顺1730 望舒慕羲和 183 字 2021-12-12

赔钱的青苗贷的人。

就算朝廷不给钱,乡绅实际上也有组织地方劳役的时候做组织者的义务。毕竟皇权不下县,县令要干点啥,不可能凭空变出来个规章严密的党群组织,只能依靠乡绅。

再加上年年水灾,每年救济,也需要乡绅组织协调、秀才们负责统计之类。

几个有功名的乡绅这时候便站出来道:“国公说的清楚,我们都明白了。这的确是个好办法。那挖河的工具……”

刘钰点头道:“工具自然是朝廷出。现在距离开工还有段时间,此地妇女多善编织,朝廷作价收购藤条筐,你们承包数量。朝廷把钱直接给你们,你们发给村里的人,不要克扣啊,修河可是关乎社稷、关乎你们、也关乎洪泽湖上游淮河的大事。”

“当然,你们承包多少,朝廷也不会短了你们好处,点验合格,会给你们奖励,按个计算。你们到时候自行运到各处工段即可。”

“至于铲、锹之类,你们统计人数报上来,自会发给你们。”

“开工之前,先前往承包区,把简陋的屋子搭起来。生火、做饭、睡觉。”

“朝廷也特许了,砍几处原本禁止垦殖的煮盐草林,做生活做饭取暖之用。”

说罢,刘钰掏出来了这一次诱人犯罪的关键道具。

一沓粮食券的样本。

做工很精细,完全是松江府银行的印钞技术。

但是做的很扯淡,太过自由。

不管是谁,拿着票据就能取粮食。

不记名、无编号,但又难以仿造。

刘钰这鱼钓的,简直是钩直饵咸:能做出这样做工技术的,不可能连最基本的记名编号管理制度都想不出来。

但要的便是愿者上钩。

他叫人把这些粮食券给一众乡绅发下去后道:“到时候,会在几处海边建运转站。朝廷的海运能力,不必怀疑。你们到时候按照三十里一折价,运来就是。”

“我也考察过,这里都是黄河黏土,只要不下雨,硬的如石头,又是一马平川。力气大的,用大板车,一个人也能拉个大几百斤。三十里百取二,再算上工钱,便是大牲口,哪怕你直接用大米麦子喂牲口,那也不亏。”

“一会将河段分一分,你们切派人去踩踩点,熟悉熟悉地形。拿着券直接换粮食,随到随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