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章 九三年(二)(3 / 4)

新顺1730 望舒慕羲和 67 字 2022-09-21

此一些地区会遭受真正的饥荒,而另一些地区则完全幸免于难,并通过国家保证的稳定价格供应(王室或者叫中央政府的干预本来是被要求的,毫无疑问是可以获得的,以确保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的供应,从而减轻饥荒最严重的影响)

然而,随着杜尔哥的自由贸易改革,谷物所有者开始通过储存谷物进行投机

而且,在努力垄断市场时,还倾向于在收成良好的地区集体购买,以便在利润可能更大的歉收地区出售,导致全国范围内的价格大幅上涨和短缺(丰收地区的粮食减少导致那里的价格上涨)

简言之,这导致了一个法国之前从未遇到过的情况:

即:不再是区域性的粮食危机,而是因为各种管控的取消,粮食短缺很快造成了一种全国性的危机。然后,这种全国性的危机,而不是局部的危机。

这是法国从未经历过的:卧槽,这什么情况?没见过啊。这怎么甲地缺粮,会导致全国性的混乱?

再比如说。

丁地,其实不缺粮。

但是,资本集体去丁地购买粮食囤积,导致丁地粮价上涨。

那么,丁地的人,尤其是需要买粮食吃的人,会干什么?显然,会去砸粮店、砸商铺、砸仓库啊:我们这的粮价,都让你们这群人给弄高了!

应该说,历史上,到这一刻,杜尔哥才清醒过来。

但是,晚了。

法国有没有粮食?

有。

海外粮食不缺。

但是,中央政府有没有足够的运力?

没有。

这么说吧,可以说,杜尔哥的改革,有点类似于大顺太子在湖北的改革闹出的“米禁”闹剧:大顺有没有粮食?有,南洋、东北、虾夷、扶桑,粮食有的是。大顺有没有足够的运力,能在一个月内把粮食运到湖北,暴草那些粮食投机商?

没能力。

杜尔哥的反应还是挺快的。

第一年改革。

第二年就明白过来了:卧槽,不能全搞道法自然那一套啊,还是得国家管控一些生活必需品啊,粮食这玩意儿不是别的,要出大事啊。

当时吧,路易十六刚上台。

谁刚上台就彻底摆烂?谁还不刚上台,就琢磨着干点事?

所以,路易十六当时还给杜尔哥写了封信:先生,朕收到了你的信件。很高兴,物流问题解决了,桥修好了:其实,我们应该预料到,改革会让乡村出现种种不良现象,但仍要把改革进行到底……

信,是5月6号写的。

5月8号,就立刻出台了国家调控政策:把廉价谷物,运送到不同地方,会给运送者不同的奖金。尤其是阿尔萨斯、洛林和三主教辖区,这些谷物价格飞昂的地方,将支付补助金:每担小麦15苏的补助金、每担黑麦12苏的补助金……

想法,是好的。

现实,是残酷的。

你可知道,大明为了解决边疆战争的粮食问题,给的是什么补助?

盐啊!开中法啊!

你他妈的每担小麦就给15苏的补助金,哪个商人会去干?

等着杜尔哥反应过来后,发现这么搞不行,得靠中央政府直接调控物价的时候,已经晚了!

简言之,孩子死了,来奶了。

杜尔哥考虑到要解决物流问题、要解决运输问题、要解决公路问题,把这些都解决了之后,才能搞自由贸易。可问题是,路、桥、物流、地方保护、贵族势力,这些东西,是你出个政策一点就能完成的?

再者,你法兰西有常平仓吗?有平籴库吗?有漕米吗?有漕运总督衙门吗?中央政府手里捏着多少运输能力?

吊毛没有,你凭什么平抑物价?

就凭你受儒家影响的道德经济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