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垃圾产品(3 / 4)

长的角度,他是怎么想,他想干什么?天天呆在屋里,然后,看着电视等着吃饭,等着老,等着死?他真的没有自己的想法,他想出去看看有什么错?又有谁想过这些?”李专家说出这话的时候明显带着几分愤怒。

曾几何时,生命变得如此卑微,就因为他们失去了生活的能力。

“如果有一个能辅助他外出的工具,不要说没有你那些什么音响之类的东西,哪怕是再没有舒适性,再怎么危险,那又怎么样?”

“你活着,永远不要以自己的标准来看别人,也许,你开个十万块钱的车,觉得好寒酸,然而与此同时,别人可能一辆自行车都没有。”

“那李老,你觉得我该怎么样?”张一帆问道,这一次是真心地问了,带着求知,或者说一种敬畏的心态。

“不顾一切地降低成本,尽自己所能把成本降到最低,高端的东西再贵也会有人买,低端的东西,即便是不赚钱,对你来说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李专家一语掷地。

“行,就照您说的办!”张一帆想了想,然后说道。

——————,

李专家和张一帆接触的时间其实并不多,如果是王北北,那就另当别论了;

他永远不会想到,在张一帆眼中的不顾一切,该是什么样子的;

在建议降低成本的时候,李专家也不敢去碰那些核心的东西,因为他自己都弄不明白;

所以只能在外设和周边上下手,觉得没用的,该去掉的就去掉了,唯一的想法就是让更多的人能够使用这种便宜的辅助机械;

包括张一帆提出的,把两种动力给模块化,然后让用户作选择,这种想法,李专家也是默默认可的,因为这里面确实能降低不少成本;

只不过,他没有考虑过,如果一辆电力驱动的走地机,一旦没了电,那么将如何返程;

这可不是轮式机械,而是六足驱动的机器,不可能用人推,要么就把机器抬回去;

要么,就只能是拿电瓶回去充好电再装上去,或者带个满电的电瓶过来装上。

而要不惜一切降低成本,在张一帆眼里,又何止动力模块化那么简单;

张一帆动起来了,那就真的就是丧心病狂地在降低成本;

智能自动变速箱,由八速变为三速,齿轮减少了,运动的部件也少了三分之二;

这是张一帆现有能力可以做到最低的配置了,一档,执行爬坡,跨障之类的工作;

二档,就是一些不太陡的地形,可以加快一些速度。

三档,只能适应比较平坦的地面,速度会加快一些,当然,主控权还是在操作的乘员手中。

缺点也就暴露出很多了,首先行进的时候就是没办法保持平稳,一路摇摇晃晃的;

然后档次转换的时候也是有明显的顿挫感,加速的时候也不会有什么缓冲,总之就是能造出推背感十足的感觉

还有一些安全装置,比如后置雷达,也给取消了,因为张一帆觉得,这个走地机平时又不会倒车,而且倒行的时候速度比平时慢上两倍,这样都能撞上那也造不成伤害。

而那几颗倒车雷达还要不少钱

再然后,继续减,行进中侧面的摄影也给取消掉了,那个留着没太多必要,反而耗成本,要碰瓷的话,也应该是在正面;

这么一套以张一帆的魔改全部减下来,用计算机一算,竟然不到一万块钱的成本

只不过,相比降本之前,实在是弱得太多了;

动力只能是电动的,然后就是充电十小时,开车一个钟的那种;

接着,行走的时候还好,上下楼梯的时候就是跌跌撞撞的

什么电子设备基本上都没有,就是一个能用手来控制着行走的轮椅,也就仅此而已!

夜间要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