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某石油亏本的原因(2 / 2)

刘峰也是疑惑,他们学校的隔壁就是华国石油大学,按理来说中石油应该把课题分给自己的亲儿子才对,怎么会分给他们化大?

转眼一想,便就明白了,兴许人家看重的是boss的身份,毕竟,一个堂堂的院士,加上又是化学界的宗师级人物,说不得会有好多问题会求上人家,平时有什么好处,也得给人家练练手不是?

虽然可能只是人家随便给的练手之作,但是刘峰却一点也没有看不起的意思。

毕竟,能够被单独列出成为一个课题,再交给院士这种级别的大拿来研究的东西,如果太过简单的话,那就是看不起人了!

人家可是一个院士,格调又岂是普通的专家教授可比的?白白得罪一个院士的事情,人家中石油又不傻!

当然,课题难度通常是和经费成正比的,人家给的价钱就十分公道,嗯,1000万。

靠靠靠靠靠!

刘峰一听到这个课题的研究经费足足1000万的时候,整个人都傻了,那可是1000万啊,他要做多少年的兼职才能赚这么多钱!

果然,跟对老板最有钱途,唉,人生啊!

下载完资料,刘峰便开始刷了。

烯烃的歧化反应之前他也查了资料。

作为近年来石油化工工艺当中的主要进展之一,丙烯歧化成乙烯和丁烯-2,实质上是一个热中性的c=c双键断裂和再建的过程,其反应结果为含产物与反应物的平衡组成。

因为过程具有热中性和等分子特征,故不可能通过改变操作条件促进反应的转化,于是国际上通用的改进方法便是在催化剂和反应器上面下功夫。

而老板给到的资料中显示,传统的固定床反应器是将催化剂固定在特定的地方,因此催化剂接触到的原料相对来说比较固定,所以反应的最大平衡转换率也只有不到34。

可是近年来国外却研究出了另外一种反应器,那就是传说中的膜反应器了。

其实,这种反应器最开始是从煤化工身上启发而来的。

传统的水煤气变换反应需要200c-400c的高温,因为该反应是放热的,为了抑制其平衡转化率,于是有人便开发出了一种催化膜反应装置,将催化剂分散涂在膜上,然后反应产物小分子可以通过膜,而大分子只能滞留,于是产物氢气较之反应物和水更易穿透,故能完成高的转化,同时,还是在160c左右的低温就能完成,转化率甚至高达85!

于是,中石油发现国外先进的石油公司,人家都已经在用高端的膜反应器逐步替代老旧的反应器了,而自己却还在使用着只有不到34转化率的传统反应装置,这效率,还不到人家的一半,他们又岂能坐得住?

刘峰心里不免充满恶趣味的想到,怪不得近年来国内的油价越来越没有竞争力了,原来还有这层道理在?

不过吐槽归吐槽,真正的石油化工可不只这么一点简单的东西。

丙烯的歧化反应只是整个石油化工领域中微不足道的一种反应,和石油的分馏和精炼完全是两码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