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镇定,“老王啊,爽是爽了,可你....”
“我怎么了?”
“可你腿抖什么啊?”
“我抖了吗?”
王侍郎挺不服气,低头一瞅,好吧,都内八字儿了。
抹了把冷汗,“抖就抖吧,这哪是人干的事儿?换谁谁不得抖一抖?”
那可是当殿骂街,骂的还是相公。
你当人人都是赵维?坑起相公来眼皮都不带眨一眨的。
曹庆熏:“那现在怎么办?咱俩这个头可就算伸出去了,想缩回来都难了。”
王仲林却是眼珠子一立,“缩什么缩?老子豁出去了,明天老子就开第二炮,让他们把宁王放出来。”
曹庆熏,“放出来干啥?”
王仲林,“帮咱们顶雷!”
曹庆熏,“.....”
无限鄙视王侍郎,他还是怕啊!
皱眉道:“你说放就放?张简之那老匹夫不会答应的。万一他们不放人,还抓着宁王忤逆的由头不放,却是不好收场了。”
王仲林想了想,“也是!此事还当从长计议。”
曹庆熏,“我倒有个主意。”
“说说!”
“重提教改!”
“那不更加难行?”
“非也!”曹庆熏严肃道,“宁王提教改主要的问题还在于宁王太狠,一下把科举弄没了。
可是咱们提教改,却可徐徐图之。
比如,先把小学、初学干起来,先不碰科举,加上你我在朝中的位置,他们不得不重视,也没有拒绝的理由。
等把小学、初学都办起来,百姓看到宁王的教改成果,自然会复而声援宁王。到时局面不就打开了?”
王仲林好好想了想,心说,老曹说的对!
我不碰科举,我就要办小学,你能拿我怎么样?
而且,他有充分的理由办小学。
没办法,军中也好,工部也罢,包括户部的基层衙差,现在不识字已经不行了。
你不给办?行啊!让你们文官集团的子弟去当兵,去工部当匠人去啊!
“就这么定了!”
王仲林下定决心,不就是死磕吗?谁怕谁啊?
两人有了定计,各自回去准备。
王仲林回到工部,只觉上上下下看他的眼神儿都不对了。
却是没有不透风的墙,早朝的事儿比他回来的还快呢!
这其中,有敬佩,也有感激,更有不解。
敬佩感激的自然是人匠,侍郎这是为了他们出头,还骂了相公。
不解的,则是工部的文官。
这些人也是鱼龙混杂,不是全都支持自家侍郎。
其中有和匠人们相处的时间长了,生出感情视之为亲的。
自然也有思想固化,铁杆的官僚拥趸。他们不解的理由也很简单,王仲林本身就是进士出身,天然属于他们这个阵营的。
现在相公们冲锋陷阵,保住了士大夫的地位,而你王仲林在干什么?拆相公们的台?这就是叛徒啊!
对此,王侍郎只当没看见,心中却骂,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只知利己不知利国,还有脸称是读书人?老子就骂了,怎么着吧?老子的情怀,老子的胸襟岂是尔等能理解的?
还别说,王侍郎经此一战,还战出优越感来了。
他觉得他特光荣。
就是这帮子匠人太木,老子为你们得罪了人不知道吗?就递个眼神儿就完了?你上来夸我两句也行啊!
以往赵维出风头的时候,一帮人围着捧臭脚,怎么到我这儿,一点动静都没有呢?
在衙门里转了一圈儿,见文官和差吏都是各安其政,王侍郎有些无趣。
不过,工作还是要做的,例行公事的去下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