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所谓跑站(1 / 3)

寻人专家 衣山尽 5385 字 2019-10-29

《寻人专家》来源

洪燕“顾闯,这事你打算如何解决?”

我道“还能怎么样,过得几天,买张车票,我亲自送他去火车站,盯着火车离站就是了。”

在洪燕这里发泄了心中的怨气,我心情好了些,感觉这也不算是什么事。

洪燕问“如果这个韩清贫中途下车了呢?你又不可能跟他去h省。最麻烦的,送人之前我们要通知当地民政部门的人接站,到时候人家扑空,以后大家再联系就有点不好意思了。”

我无奈地说“这种接站扑空的事情还少吗,尤其是跑站严重的地区,每年不都有好几起。不就是怕韩清贫中途下车吗,这事也简单,买一张特快票。我查了一下,特快票从我们这里发车,下一个停靠站是市,离我们区六十公里。他在那里下车,难道还能回头跑我们这里来?就让市民政的同道去头疼吧,我们也算是干脱身。”

洪燕咯咯笑起来“顾闯,想不到你这么老实的一个人,骨子里蔫坏。怕就怕韩清贫不肯上车,难不成你能绑了他送去车站?”

我无所谓道“他不肯去车站,怎么可能不肯。对对对,韩清贫是跑站的,利用咱们民政系统的政策漏洞公款旅游,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他刚才不是说要到附近的几个景区游玩吗,等他玩够了自然就会走。所谓,天下无有不散的宴席,送君千里终……啊呸,刚才和韩清贫文绉绉说了半天胡话,都被他给传染得不说人话了。”

洪燕“顾闯,你才来福利院没两月,不是太熟悉工作,还是把事情想得简单了,知道老马为什么不管这事,让你全权处置吗?”

我问“为什么?”

洪燕“你难道还没看明白,韩清贫表面上是钻政策空子免费旅游,其实就是想赚钱。不然你想呢,他身上的名牌衣服手中的电脑从哪里来的?他是不是问你要钱了?”

我心中一沉“刚才他问我要三千,我只给四十。”

洪燕“这种人,就是靠跑站生活的,跑上几年买房买车的人也不少见。”说到这里,又要说到跑站这个在民政系统如雷贯耳,让人闻风色变的名词。

她说,按照国家的《救助管理办法》规定,对属于就救助对象的求助人员,应当及时救助不得拒绝。只要人民群众有难,民政就该及时伸出援手。

在救助的过程中不能因为被救助对象身份区别,经济条件不同而分别对待。打个比方,如果对方是不名一文的乞丐,没啥说的,该帮;可如果前来求助的是千万富翁,只要他符合条件,也不能拒之门外。道理很简单,打个比方,如果一个一线城市的老百姓来我们区遇事,钱包和手机被扒,你总不可能说他名下有价值几百万的房产就见死不救吧?

最早的跑站出现在十多年前,当时民政救助刚开始正规化制度化。当时,贫困地区的农民年收入才几千块,可一旦被救助,不但包吃包住,还有路费可拿,可比在家里务农爽多了。于是,就有人发现这其中的利益,地也不种了,工也不打了,一年到头全国各地浪。跑上一年,竟积下了一笔不菲的救助款。

一人肇始,一带二,二带四,四带百。通常是一个村一个村的人干这事,跑站便成了一个职业。

这几年,国家发现其中的问题,开始重视这一弊端。一二线城市管理开始严格,于是,跑站就下沉到区县,并有逐步蔓延泛滥的趋势。

随着人民的收入的进一步提高,物价上涨,跑站者已不在满足于在救助站混个三饱一倒,直接开始要钱,且一开口就是几千。

你不给钱,好说,我就给你捣乱。他们惯用的方式就是撒泼,到站里要不到钱要不到票,不是踢门就是趁人不注意砸玻璃,搅得整个救助站不得安宁。更有甚者,直接向上级投诉救助站。

救助中心的人没有办法,为消息事宁人,只得申请救济款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