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米国上市的企业,很多都是经过一些投资机构专门包装过后,然后跑去米国,割米国人韭菜的企业。
而这样的企业,具体啥德行,不多说大家也都知道。
这些企业,特么的根本就不是为了把企业经营下去做的,大多数就是为了割韭菜而上市的企业。
基本也就是上市之后,前几年可能还能靠着美化报表,然后能混到一些投资。
可是在之后,那基本就都是半死不活的状态了。
什么盈利分红,呵呵……
难道你真以为在米国上市的企业就很高大上吗?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一个事实,那就是在米国纽交所上挂牌的企业,一共有七千多家。
可是这么多企业里面,真正能叫得上号,并且经营健康的也就七百多家。
也就是说股票真正具有价值的,也就只有十分之一而已。
剩下的六千多家,大多都是僵尸企业。
要么就是半死不活,要么既是等着别人收购的壳公司而已。
这种情况是不是很眼熟?
没错,我们那边那个大名鼎鼎的金融中心的股市,也就是这个德行。
这时候,在看看咱们国内的那些上市企业,是不是觉得顺眼了一些。
所以对于那些国外的投资人而言,如何从沙子里面选金子,也是一个让他们很头疼的问题。
而以前,来自兔国的上市公司,那可是最让他们头疼的重灾区。
因为这里面的骗子企业,真的是太多了。
哪怕是在精明的投资者,也有很多在这些公司身上栽过跟头的。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专门针对兔国公司的浑水出现的主要原因。
当然近些年来,有不少华尔街的资本,通过一些渠道,也是在兔国内部找到了一些代理的。
比如那个高什么资本,还有那个红什么资本,这些国内大名鼎鼎的风投,其实背后,就都是华尔街的大佬们。
而在欧美,还有很多中小资本,也想来兔国这边分一杯羹的。
可惜的是,他们没有那些大型资本的渠道和资源。
想来来国内搞投资,但又不怎么熟悉环境,所以以前,他们也一直想来又不敢来。
但是随着滨城出现越来越多的创投型小企业,这就让他们感觉看到了机会。
就比如,现在在滨城的各个产业园里,几乎每天都会有各种中小创业公司诞生。
因为现在滨城就是鼓励创业的模式,政府也鼓励小型创业公司的存在。
注册都很简单容易,而且在税收方面都有减免。
还有各种鼓励扶持政策,比如房租减免,甚至免费场地什么的。
这就让创业在这里显得很容易,只要你有想法,有技术,哪怕没有资源,你也能在这里干起来。
只要把企业经营的小有规模,你就可以转手卖出去。
交给更有能力,有资源的企业,或者资本来运营。
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成了一种新型创业模式。
而劝业基金领头的情况下,现在很多中小型企业,也很容易就能融到钱。
要知道他们这样的中小型创业企业,基本是很难对接到银行的。
而像劝业基金这样的大资本,他们也很难接触到。
这时候那些外国的中小风投,在这里就能体现出用武之地了。
几十万,或者百十万的投资,也就是十几万美元,或者欧元的项目,对他们而言那可真是小菜一碟。
而且最关键是,他们手里还能有一些对接到到了欧美的资源。
比如这些华国的创业项目,可能就差最后一点关键的技术就能成型了。
而这样的技术,可能往往就掌握在欧美企业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