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变法、婠婠、祝玉妍(1 / 4)

四日前,地龙翻滚,汴京动荡,百姓惶恐,是以连续数日是都在后宫宠幸妃子的官家,终于召集群臣,上朝了。

大庆殿上,文武百官列队站好,一边聊天,一边等待皇帝的銮舆,气氛轻松愉悦。

“官家到。”太监唱了一声诺,在一众簇拥之下,皇帝“赵旭”缓缓走了出来。

文武百官立时变得肃静起来,心头暗自诧异,官家对于朝堂之事可并不在乎,往往即使上朝,也是等到日上三竿后,方才缓缓到来,今天倒是准时了。

夏云墨身穿龙袍,头戴皇冠,从容的踏上御阶,清脆的脚步声在大殿之中回响。

他走到龙座前,一挥袍袖,转过身子,坐在龙座上。

轰!

在这一刻,他感觉冥冥中的气运似乎又加持了一部分在自己身上。

夏云墨坐在龙椅上,目光微垂,注视文武百官,却感觉仿佛成了一尊神明,俯瞰众生。

百官拜见之后,夏云墨缓缓开口“王司空何在?”

一众文臣武将暗自惊讶,今日不是讨论地龙翻身的事情么?找王司空干甚?

一年龄老迈,双鬓斑白,但目光却依旧深邃而锋锐的文官出列“臣在。”

夏云墨凝重道“朕与重启变法,王司空壮志仍在?”

文武百官惊异莫名,而那文官却已不自觉的微微挺了挺背脊,神情激动,仍旧大声道了一句“臣在!臣原为官家,愿为大宋,愿为变法,肝脑涂地,粉身碎骨。”

与第一个“臣在”相比,第二个“臣在”,却是掷地有声,中气十足,更蕴含着一股大决心,大毅力。

“官家,不可。”

“官家,此事尚要议论。”

“官家,当年已经证明,变法不可行。”

“官家,臣有本奏……”

“……”

便在此时,一个又一个的文臣走了出来,竟皆不同意变法。

“无妨,这并非当年的变法。”夏云墨挥了挥手,一排手捧卷轴的太监向文武百官走去“这是朕将王司空的变法,与朕多年的想法结合后的新变法,各位爱卿都看一看吧。”

不消说,这自然就是镇国十策。

一众臣子这才松了一口气。

王司空的目光却微微黯淡起来。

就说官家怎么突然变了性子,原来是玩性又起了,这种事陪他玩一玩也无妨,只要不像当初变法那样,动了大家利益,指不定还能从中捞钱。

而等众人接过卷轴,展开后就纷纷变色。

这上面的变法,十条变法,八条都是割世家豪门的肉啊。

太尖锐了,太锋利了。

当初王司空与官家的变法相比,简直就是小孩过家家一般。

王司空,便是大名鼎鼎的王安石。

当初仁宗皇帝认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大刀阔斧的改革,进行了一系列即使是后世千百年也为之震惊的变法。

包括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

只可惜,这些变法最终还是失败了。

变法失败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损坏了太多太多当权者的利益,以及改革派二五仔也很多。

当然,由于王安石的个人局限,变法中,也有许多不切实际之处。

当无可否认,这一场变法对大宋这个国家是有很大益处的。

“官家,还望三思。”

“管家,还望三思。”

“管家,还望三思。”

一个又一个的复读机站了出来,他们面上带着正气,一脸坚毅,仿佛夏云墨是个刚愎自用的昏君,而他们就将是公正不阿,以身殉道的谏臣。

“哦,这么看来,大家都不同意。”夏云墨以手撑头,打了个哈欠,很没有帝王的威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