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孝庄钱太后的不甘(18)(2 / 3)

识她,但他还是有些诧异于乔木的话,并且表示这是他祖母遗愿,为了孝他也不能不遵守。

&nt;

不过乔木迅速打断了他的话:

&nt;

“所以,你就要因为你祖母的遗愿,枉顾你祖父的遗旨了,是吗?

&nt;

是先先帝遗旨重要。

&nt;

还是太皇太后遗愿重要?

&nt;

陛下莫要忘了,哀家才是英宗陛下的正妻,不论是祖宗家法还是儒家礼法,那都该是哀家与英宗陛下合葬,英宗去世四十年,哀家在英宗皇陵边上守了三十六年,而你的祖母又在英宗皇陵边守了几年?

&nt;

一个月都没有。

&nt;

就连守孝都不足一年?

&nt;

她又凭什么与英宗合葬?

&nt;

凭她脸大吗?还是凭她有你就可以把我这个正妻给扔到一边去?

&nt;

今天就让百官评评理,实在不行就让天下百姓评评理,是哀家有资格与英宗合葬,还是她有资格?

&nt;

这是英宗陛下的遗旨。

&nt;

诸位不信的可以看看,具体情况,皇家宗室那边应该也有记载。

&nt;

再不信的,也可以把皇家宗室年长的请过来,请过来确定真假。”

&nt;

乔木的理由不要太多。

&nt;

虽然她没有儿子,没有孙子。

&nt;

但是就凭她这些年的行为,凭祖宗之法,凭儒家礼法,不论朝哪边说,都是她这边占理,就算是跟天下百姓宣传一下,也绝对是支持她这个守陵三十六年的正妻占据绝大多数,即便没有其他的任何证据存在,就凭她守陵三十六年这点。

&nt;

她便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nt;

没有人能用这点攻讥她。

&nt;

“老夫可以证明,当年英宗陛下的确留过这样的遗旨,周太皇太后倒是想阻止,不过被内阁大臣驳回了,不论是英宗陛下的意愿,还是钱太皇太后本身愿意为英宗陛下守陵三十六年的恩爱之举,都是远非周太皇太后她所能相提并论的事。

&nt;

先前合葬之事。

&nt;

还望陛下深思。”

&nt;

出于感动,宗室那边首先站了出来,表达了对乔木的赞许支持。

&nt;

“陛下,英宗陛下临死之前依旧惦记着钱太皇太后,生怕钱太皇太后受委屈,特地废了殉葬恶习,为的就是能让钱太皇太后安享晚年。

&nt;

钱太皇太后也深感英宗陛下之情,不敢以身殉葬,只愿枯守皇陵与英宗陛下为伴,这是何等深情。

&nt;

还望陛下莫要辜负英宗遗愿。

&nt;

理当收回成名。”

&nt;

继宗室之后,宗室边上的那些后宫太妃太上妃等,也都纷纷感动出声,既是真的因为乔木表现出来的与英宗情深而感动,也是为了报恩,毕竟她们之所以能活下来,那全都是因为英宗废除了殉葬之制。

&nt;

否则她们这些无子妃嫔,都得按例,给先帝,先先帝等人殉葬。

&nt;

如此活命之恩怎能不报?

&nt;

怎能让英宗不能如愿以偿呢。

&nt;

有宗室和众太妃出言,朝中大臣也纷纷理清了情况,除了与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