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并非是女鬼有意(1 / 3)

他有一剑 剑仙魏晋 8453 字 2021-01-04

小庙中,那个书生,再次提起自己的笔。

以血为颜料,开始作画。

其实,他所讲的那个故事结局,就是这个样子。他恳求武当山的那位真人,送女鬼去投个好人家。而自己则是留在这炼狱洞天中,每日作画。

为什么要用自己的血呢?

这是那位真人要求的。

因为他的血,太过霸道,如果不是每天都用的话,这炼狱洞天,他可能会轻易就出去了。

书生一边画,一边笑道“自古以来,书生在世人眼中,都是百无一用。看来还真是这样呢,先生,你曾告诫过我,不要意气用事,看来我还是中道了。”

书生知道,当初自己去那个小庙,是有人在背后搞鬼的。

但是他不介意。

毕竟认识了她。

说来也巧,书生从明月国来到大唐国之后,发现了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比如说书生的地位,在明月国,那可是高大无比,贵如皇族。

可是在大唐国,好像有点不一样了。

在明月国,书生犹如达官贵人。

俸禄名目繁多,大体上可以分为请受和添给两类。前者又称请给、本俸,包括料钱和衣粮。后者是本俸之外的补贴,有职钱、禄粟、厨食钱、添支钱、茶汤钱、职田、公使钱等。

明月国政府“重文轻武”,本着优待士大夫的精神,发给书生们的各种收入那是相当得丰厚。

当然,大部分官员,其实就是书生为之。

如正一品宰相的俸禄,每月有料钱三百贯,每年春冬有绫四十匹、绢六十匹、冬绵一百两、春罗一匹,每月禄粟一百石,人衣粮七十人,每月薪柴一千二百束、炭一百秤,每年盐七石。

除此之外,明月国的书生腰缠万贯,非富即贵,社会地位令人艳羡。

商业繁荣导致城市宵禁管制的瓦解,城市之中,商贾云集,广告满街,酒楼茶馆,勾栏瓦舍随处可见。开封城内有五六处“瓦子”,集中着各种杂技、茶楼、游艺、酒馆、青楼。

孟元老在记载皇城东南“界身巷”的金银采帛交易称“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明月国的商业之所以创造出比前朝后代都要多得多的巨大财富,完是取消禁夜令,将夜晚还给百姓,还给商业的结果。

孟元老曾在《东京梦华录》中感慨“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耍闹去处,通宵不绝。““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

一到晚间,十里长街灯火通明,宛如人间天堂。上流官员、富商大贾多出入其间。吃过晚饭,各色人等在夜色斑斓中倾巢出动,兴冲冲来到勾栏瓦舍,来看各种戏曲、相扑、杂耍的表演,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书生现在想起来,还是很想念明月国京都的热闹。

可是他这一辈子,回不去了。

大唐的书生,怎么说呢,给他一种完不一样的感受。感觉大唐的书院中,人人可以读书。这在明月国,是绝对不可能的。

明月国,不是贵族,根本就成不了书生。

而在大唐,普通百姓,也可以读书。

总之,给他一种很好的感觉。

还有就是,书生来到大唐国之后,碰到好好几拨土匪。

土匪作为大唐的新兴职业,就仗着自己人多,在路上靠着打家劫舍来过好日子。在现在人眼

中,他们就是一群好吃懒做,独占山头的恶棍罢了。

但这帮恶棍也有自己的规矩,那就是从来不会去打劫进京赶考的书生,为什么会这样么?

这些土匪大多都是穷苦百姓出身,大多都是因为庄稼收成不好,又加上天灾,才会加入到土匪的行列里。一开始只是打劫一些路过的人,随后出现了耕种的时候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