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行路难(1 / 2)

蟠桃大圣 旅行家蜗牛 2201 字 2022-01-13

隋末的连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到了唐初,已经完全换了一副模样。

唐僧牵着白马,走在林中的山路上,他甚至可以感觉到,就连这土生土长的大自然,都自带着一股安逸的味道,万物渐渐复苏,生机重归大地。

凭目远眺,已经能够远远地看到五行山。

只看到山峰一节一节的,竟仿佛真如同五根手指一般,唐僧有“慧根”,他看到对面远处的山尖尖上,似乎有一块金光闪耀的东西,高悬在山峰。

“就是那里了”,唐三藏向身前的两个护卫点了点头:“辛苦诸位了,前方便是贫僧徒儿所在之处”。

两个护卫面色坚毅,一看就是久经沙场之人。其中一人道:“唐长老不必客气,我等奉陛下之命跟随左右,这些都是应该的”。

在嵩山少林寺里待了几年,唐僧对本地人的方言也是颇为熟悉了,此刻听这人说话,话里竟然有一丝嵩山本土味,不由得好奇。

“一直未来得及问,几位可是嵩山人士?”

左边那个士兵闻言回过头来,他便是方才说话的。

生的皮肤黝黑,偏偏又有一对浓眉,面相看起来十分憨厚,这黑脸士兵从马身往上看去,便看到了风姿不凡的唐三藏。

他还有点不好意思,说话的声音有点吭哧吭哧的:“唐长老如何听出来的,莫非也是俺们嵩山的老乡?”

“贫僧曾在嵩山寺庙中修行数年,嵩山于贫僧,有如家乡一般啊…”,唐三藏微笑晗首,在他为数不多的记忆中,嵩山的时光便占了大部分。

三人一路走下来,也有几天了,这一个话头出来,却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于是时不时便聊上几句。

“俺们家是采茶滴,后来遇上打仗,俺就听他们说,当兵能拿一笔银子…”。

听话说的,这黑脸士兵还真是嵩山人士,想来是久闻嵩山少林寺大名,在这异地他乡能见到唐僧,心情也是十分开心,一股脑儿把底子全抖出来了。

另外一位高个子护卫,相对就比较寡言少语,基本都是在默默地听他们说。

黑脸军士原先家里有四口人,都是当地村子里的农户,几经战乱,最后就剩下老家里一个孤老母亲。

他当兵得的东西,也都给了家里,隋朝末年这个时期里,人人都是身不由己,战争带来的苦难实在太沉重。

“俺还有两年,就能回老家了,到时候…”,原来他们二人只要完成这次护送自己的任务,就能提前解甲归田,拿一笔银子回老家了。

唐僧静静地听着,尤其是黑脸士兵说到自己家里,他都能看到对方眼睛里的光亮,只觉得如鲠在喉,有点说不出话来。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呐”,唐三藏这样想着,这年头虽然已经改朝换代,当今圣上又是贤明君主,朝政清明,大唐江山已初有盛世之兆。

但具体到下面,百姓的生活中,像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士兵,唯一的盼头不过是家里的老娘。

就为了能吃饭,能活下来,他这个家里唯一的壮丁就要出来卖命。

能看出来黑脸士兵的表情是很乐观,但说出的话,却字字透露着凄凉,唐僧甚至感觉周围的山风拂过,耳朵有点热,带上了冰凉冰凉的触感。

往年跟着方丈修习佛法,得知自己的家世后,他也曾痛哭流涕,沮丧郁闷过。

因为他自幼学佛、念经、做功课,经常要念回向文,其中讲的便是“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所谓父母恩,位列四重恩之首,在佛经的定义中,父母恩也有几个等级划分。

其一、父母在时,供给饮食、衣物、被褥,使其安享晚年,死后如礼安葬,尽到为人子的生养死葬之责任,这被佛家称为小孝。

其二、便是在“小孝”的基础之上,倘若能够成就一番丰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