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发往京都的书信,同时也查到了信中的大老爷曾在青州活动,正当烜镜准备赴京都调查之时,梁帝却将他召了回去,只因边务司在魏都的暗线传来消息,魏王可能安耐不住了,大批军队正向梁魏边境集结,吩咐烜镜远赴边境调查魏王意图,可正平会的事却让梁帝放不下,于是周自允便被梁帝连夜召见,吩咐他来青州调查此事。
周自允定然欣然允诺,称必不负父皇所托,必将正平会连根拔起,其实周自允一直以来在宫中没有什么存在感,周自允生母在宫中位份低下,未生他时只是个嫔,生他之时才获封景妃,哪怕生了个皇子,也只是个妃位,连贵妃都不是,所以母子二人在宫中行事谨慎,谁也不敢得罪,这样的环境下周自允自然不会吸引梁帝的注意。
周自允是七皇子,而在他身前有着四位皇子与两位公主,大皇子为皇后所出,现在贵为太子,而二皇子三皇子则为庄贵妃所处,因双胞兄弟颇得梁帝宠爱,而四皇子则为格妃所出,格妃却因产子之时难产而亡,而年幼的四皇子也被皇后收养,在成年之时便被封为志王,分封出京,二皇子和三皇子则是靠着梁帝的宠爱,一个在朝中历练,一个在边境掌兵,只有他周自允毫无存在感,成年之后之时获了些封赏,梁帝也没有给他封号让他出京的打算,于是当周自允那晚被梁帝召见之时是忐忑的,他既希望梁帝将他分封出京免得卷入太子与二皇子的争斗之中,又担心分封出去后见不到自己的母妃,于是在得知梁帝想要让他来青州调查这么重要的事之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因为这件事若是办的好,那便是一分功劳,以后获封之时也可选择留在京中,只要能留在京中偶尔也能进宫看望自己母后,而且也不用整日身居宫阙高墙之下,这如何能不让他心生欢喜,至于那东宫之位,别闹了,他是想都不敢想的。
“公子,楚公子来了。”门外一护卫敲了敲门,隔着门冲里面说道。
“让他进来吧。”一声喊叫打断了周自允的思绪,揉揉了发痛的额头,准备起身迎楚轩进门,对于楚轩周自允想法很简单,朝中太子与二皇子的争斗初现端倪,双方各成一派分庭抗礼,随着梁帝年纪越来越大,周自允不得不想自己的后路,无论日后谁赢谁输,若是周自允现在处置不好,日后他和母妃定会落得一个粉身碎骨的下场,毕竟皇家无亲情,周自允也深知这个道理,而他在宫中并无根基,若是这楚轩能和他交好,按照他了解的楚轩的才华来说,只需给他出谋划策一番,保全自己和母妃还是可能的,其实周自允也是怀着这番心思与楚轩结交的。
“周兄,我们都已经收拾妥当,天色渐晚,不如咱们出去喝顿酒。”楚轩收拾好屋子以后便寻思着要不要请周自允吃顿饭,中午的时候周自允可是帮楚轩掏了整整两千两银子方才让他将婉蝶与清音二人带了出来,回府之后楚轩和婉蝶想将那些首饰给周自允,还了这些银两,可是周自允却百般推辞,说什么都不要,所以楚轩就有了想请周自允吃饭的想法,毕竟他拿不出什么可以感谢周自允的东西,请人吃顿饭总好过什么都不做。
可周自允被中午发生的事情搞得头痛,而梁帝交代他的事情依然没有头绪,他来青州已经三天了,这三天无论是随行的护卫以及协助他调查的探事司的探子都找不到关于正平会的任何蛛丝马迹,原本昨夜去参加那凝香楼的斗诗会便是想要寻些线索,根据探事司给他的消息这个大老爷及其喜爱诗词,就连审讯出来的他与正平会党羽的接头暗号都是对诗,所以周自允觉得在诗会上可能会有些发现,但是周自允观察了一夜,都没有察觉出什么,倒是认识了个楚轩,当真不知是好是坏。
“楚兄,出去吃就不必了,我有些不适,已经吩咐下人去买了,你若想出去的话我叫明旭跟着你。”
“别呀周兄,我来就是想要请你吃顿酒,你总该给我个机会表示感谢吧。” 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