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冠礼(2 / 2)

残明虎啸 绝四毋 3475 字 2021-04-23

老悉心教导啊。”

曹化淳趁机凑趣说道“皇上可知平江伯跟徐阁老的幼孙相交莫逆,每次上京城都要去找他玩闹一番,还有一个老四,只是他不在京中,回徐阁老老家去了。”

“哦朕还真听说徐阁老的孙儿,大伴你觉得让他两跟着强儿去虎卫如何。”

曹化淳一愣,马上笑着说“皇上这主意好,只是徐家是儒教传人,想必他们是要科考的啊,若是耽误了还不给平江伯抱怨哪。”

崇祯想想只得作罢,其实徐家后人多不愿为官,徐光启只有一子徐骥,早就是生员了,但从未参加过乡试,醉心于学术,不为外物所干扰。

其有五子四女,徐尔路最小也比陈子强大三岁,也早就是生员了,徐光启去世后崇祯曾有过荫封,一个中书舍人的官职,但没人愿意娶当官。

崇祯十年六月初六,十八岁的陈子强在北京城举行成年仪式礼,他是八月份的生日,提前举行是皇帝为了亲自为他戴冠,回去后自会回家拜祖宗,进祠堂。

六月六现代人觉得是猫儿狗儿洗澡的日子,其实在宋代以来这天是个寓意很好的节日,名曰天贶节,贶是赐予的意思,这个节日是说上天赐予好事的意思。

自孔子删诗书定礼乐以来,汉代是最重视冠礼的,沿袭了周礼的《仪礼士冠礼》,但经过南北朝的中原板荡,加上后世人们觉得烦琐,渐渐被改变许多。

一直到司马光重新规范,朱熹沿用,如今的冠礼已不再是三加冠了,象征着不忘本初的缁布冠,象征着介入兵事的皮弁服,最后是象征着拥有祭祀权利的爵弁服。

冠礼可不是仅仅是戴帽子那么简单,而是从里到外的换掉全身的服装,象征成人是正是穿衣打扮,而不只是加个帽子,只不过这帽子异常重要罢了,要束起头发来才行。

司马光重修的冠礼则分为第一加巾,第二加帽,第三加幞头。满清去除冠礼是因为他们根本没头发可以束起,故而改为剃头,汉人觉得太不像样了,就只好放弃这礼仪。

想想也是,拖着猪尾巴怎么束发加冠啊,脑门顶上光溜溜的,除了剃头没有别的办法了,陈子强的冠礼引起八方关注,不是稀奇,而是崇祯竟然在三加冠后,再加一次。

这完全是按照周礼中《大戴礼》所载的加冕啊,周礼明确规定,士大夫加三冠,公爵及王侯再加冕冠,公爵为玄冕,天子为衮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