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汴梁行 (下)(2 / 4)

旅行时代 上善若无水 7989 字 2020-03-11

赏音乐这种高雅的艺术,那就只能是听现场。

    普通百姓就别想了,除非红白喜事的时候能听个乐呵。平日里也只有那些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大头巾们才有机会在三瓦两舍里面欣赏的到。

    所以说来到这种高逼格的场所里,抚琴唱曲,喝茶聊天才是常态。像是苏辰想的那些在这里没有,绝对没有。

    弹了曲,喝了茶。李师师正各种打听苏辰身份来历还有仙术的时候,又有客人上门了。

    “大晟府提举来了。”

    大晟府是宋朝的最高音乐机关,地位和某总局差不多,负责谱制词曲,供奉朝廷。

    进来的人是个老头,虽然年纪很大可气质很高。感觉上和苏辰在大唐时空遇上的李白他们很相似。

    一听身份介绍,苏辰就明白了。

    来的人是清真居士周邦彦。

    北宋是一个神奇的时代,以国家来说失败的很,被辽国金国轮番吊打,就连西夏都打不过。

    普通百姓生活艰辛,百多年的时间里各种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而对于文人士大夫们来说,这却是一个辉煌的时代,一个哪怕是千年之后都让大头巾们回味无穷,嚷嚷着要学习的时代。

    这些对文学研究到了极致的士大夫们创造了一个诗词歌赋的辉煌时代。苏轼,王安石,李清照,柳永,辛弃疾等人都是这其中的佼佼者。

    差不多能和苏轼算是同一时代的周邦彦也是其中之一。

    周邦彦在这个时代里极为有名,他开创了格律词派对之后南宋的词人有着深厚的影响。而他本人在词史上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因为创作的诗词歌赋大都失传,周邦彦在后世的名声没那么大,不过苏辰却是知道他。

    “咦?”周邦彦明显和李师师很熟悉,大大方方的走进来。不过看到苏辰的时候还是惊讶了下。

    李师师这里有青年才俊拜访很正常,哪天没有了才是不正常。只是苏辰这短发还有一身奇装异服的造型还真是第一次见。

    “这位小和”

    “停!”苏辰站起来伸手阻止了周邦彦的称呼“再声明一次,我不是和尚。不是所有头发短的人都是还俗的和尚!”

    “嗯,我知道。”年纪一大把的周邦彦开起玩笑“头发短的人还有秃子。”

    “秃子不是头发短,而是没头发!”苏辰捂脸“我和你说这个做什么。”

    “这位小兄弟真有意思。”周邦彦捋须而笑,不过很快就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李师师这边“我最近新写了一首新词,正好拿给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