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解疑释惑 中(2 / 7)

途中遭遇贼寇,虽救助董庄不及,但已尽力,二人均无任何责任,备不住那老糊涂欧阳司再添油加醋的美饰几句,二人反而还能立功受赏!”

李陆望着他,道:“我出城不宜太久,免得驷豫寻我不到,产生疑心。消息已经送到,兄长多加保重!”

淳于林道:“兄弟请放宽心,我自有应对之策,必能及时救下董村父老,不让他们毒计得逞!多谢贵昆仲暗中相助!”

赵熹听完,道:“与本令所料,丝毫不差!好吧,念你作恶不深,又是主动说出,本令就不追究你的罪责了,此事就此过去!”

李陆大喜,连叩响头。

赵熹命他停下来,接着道:“檀建此人,你可曾了解?”

李陆道:“他也是本地人,比我们兄弟年长,家境要好些,上有一老父,为人严毅,自小教授檀建识字通文,所以被繇延征为县丞。欧阳太守升任司徒后,繇令升任太守,并向欧阳司徒极力推荐檀建接任怀令。我等也都以为下任怀令非他莫属,都已数次摆酒祝贺。可不知什么原因,后来阙廷选任的新怀令竟出所有人意料,名叫驷豫!”

赵熹听得眼睛不眨,道:“如此说来,那檀建是否会因此事感恩繇延,而对驷豫有所嫉恨?”

李陆道:“感恩自是不必说,但对驷令的嫉恨却也没见体现。只是,他后来与李家庄的交往好像频繁了许多,凡是到李家庄的差事他都抢着去!”

赵熹点点头,道:“好吧!你且退下,今日之事,务必保密!”

李陆躬身一礼,道:“多谢赵令开恩!只是在下所为,实是逼于无奈,依令行事,还请大人再去董府时,当面与子张解释一下,莫要错怪于我!”

赵熹点头应允,待他走后,又把檀建召入。

这檀建倒是知书达理,本就对赵熹的威名有些发怵,后又见到他在董府神神秘秘,如今还当面道破他与李家的关系,隐约涉及他对驷豫的嫉恨。于是,也就爽快道出了实情!

早已准备好接任怀令的檀建,拜见完坐在原本应属于自己的位置上、半路上杀出来的新任怀令驷豫后,大失所望,百感交集!

痛定思痛,思前想后,究其原因,问题就出在老父教授的圣贤经典上!本以为只要一心苦读圣贤书,就可修出无量前途;如今看来,只读圣贤书根本不够,读得再多也不够,而且是远远不够!

还缺什么?

阙廷关系!

自己担任县丞多年,积极敬业爱岗,上司满意推荐,群众好评如潮;即便如此,上司去做了上上司后,自己落的却是个原地踏步的稳定结局;而驷豫,不学无术,每天只会溜须拍马,整日都在精心钻营,却从空而降,准准的落在怀令位置上,看这样子,很快还将继续高空作业。似这般浮萍般的游动,焉能沉下心治理好怀县?

何以至此?只因为朝中有人赏识驷豫,这才是自己竞争失败的真正原因,也是自己角力技术存在先天缺陷导致落败于他的关键所在。

从惨痛教训中总结提炼出本条精髓后,他才清楚的看到,通往阙廷之路原来有两条捷径:一是老上司繇延那里,关系不能断;二是老庄主李子春,据说他家与朝中要员交好,要常去,搭上火!

这次,是老上司差遣,只是到李家庄送个信,把驷豫的计划提前通知给老庄主,目的在于剿匪!因此,完全可以视为公事,照办无误!

另外,自己也确实不知道此事会给驷豫招致杀身之祸,要早知道这样的话,可能,更要办!

此刻,望着坐在曾应属于自己的位置之上的又一位怀令,心中五味翻滚!

“如此说来,繇延的指令中,不仅是驷豫的行军路线和时间,还有淳于林伏击董村后的必经之路?然后,你就去了李家庄通知李子春?”

檀建点点头。

赵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