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准备攻台(5 / 5)

开打也就预示着对整个西方战略开始了。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战略考量,那就是崇祯皇帝急于革新,肯定会遭到南方利益集团的反对,矛盾的激化只是时间问题,而占领台湾,统一东南沿海军政,就等于是给江南剧变兜了个底,无论将来江浙一带闹成啥样,都注定了他们必然失败,把所有祸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至少不能波及云南两广福建这些地区,因此表面看起来是收复台湾,内里也有巩固朝廷威信的意思。

太子朱慈琅在神兵卫学了一段时间了,对于天下的认识要比那些朝廷官员深刻,听说海军要收复台湾,马上要求加入范小武的海军,连带一些勋贵家族的公子也纷纷提出加入。

范小武和基地几个首长商量了一下,觉得封建王朝的公侯子弟缺少历练,也是直接导致王朝后期上层建筑严重脱离实际,瞎指挥,瞎折腾,加速王朝覆灭的重要原因,因此原则上不拒绝他们加入,当然这一切必须经过崇祯皇帝的同意,毕竟朱慈烺作为大明诸君,一切举动都牵一发而动全身,更不用说此去是风险很大的跨海作战,必定会遭到大臣们的反对。

朱慈烺在崇祯那软磨硬泡了好几天,越是离海军出发日期临近越焦急,他是铁了心要去南方,崇祯很矛盾,一方面鉴于自己从小缺乏帝王心术教育,回头看来吃了大亏,很多政策都是被东林党牵着鼻子走,所以希望儿子多历练,免得以后重蹈自己的覆辙。

另一方面无论是洪承畴杨嗣昌还是身边的王承恩都不愿意太子涉险,很多大臣包括翰林院都察院这些夫子联名上书,不让诸君出去,好些官员都来跪地请愿,什么国之根本云云,反正一句话,太子顽劣些倒没关系,就是不能远离京畿,更不能远涉重洋亲冒矢石。

于是崇祯找来高师成详细询问南洋情形,包括神兵卫诸位的意思,高师成对着世界地图和台湾沿海地图一一做出说明,同时简略介绍了西欧各国以及南洋岛国的国情,认为大明储君在这里学的都是理论知识,只有亲身体验一下外面的世界,方能为以后君临天下做好准备。

崇祯就冲着增广太子见识这一点,内心就已经默许太子出去,有神兵卫上百神兵护卫,谅也出不了什么大事,而那些有心跟去的公侯子弟,将来也必定是儿子的班底,一起去有利而无害,关键就是那群酸腐再怎么解释也不会松口,连自己身边近臣也反对,所以即使神兵卫做出了保证,崇祯还是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 「半年多来,一直在跑外卖,没办法,只能为一斗米奔忙,每天工作十二小时,实在没时间写作,在此对大家说声抱歉,实在抱歉!我会坚持写下去的,感谢诸位朋友的捧场!万分感谢!」

明末之天降神兵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