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下风!暗叹!(2 / 4)

秦世勣出兵前往“齐王府”寻见侄儿,此时长安城中各部衙门却是紧锣密鼓准备大军开拔所需粮草等物资诸般事宜。

叔侄相见,秦文远笑眯眯请叔父上座,却是闭口不谈两军之事。

这秦世勣坐不住啊,面色凝重开口言道。

“小子;皇上圣旨叔父却是不能违背,该怎么做方能使两军不致发生冲突,想必你小子心中已有计较,且说来叔父听听。”

秦文远面色淡然,闻叔父之言叹气说道。

“叔父精忠报国,小子心中敬佩!然、皇上行事小子却是不敢恭维,想高句丽和新罗、百济皆为大唐番邦,皆奉皇上为天可汗,如今番邦动乱,朝廷不追究挑起事端的一方责任,却是欲使大军对受到冲击的一方施压,驻扎新罗的唐军其中到底起了什么作用,叔父想必应该明白些什么吧,说句让叔父不喜的话,小子如不是想到驻新罗的唐军皆是大唐儿男,不愿使手脚相残,否则、半日时间便可使其血流成河,再不复存在,如今叔父领军,小子以为,不如叔父就按旨意驻军幽州,只当是练兵玩玩。”

便在叔侄二人为两军行动,使其尽量不发生冲突的事交换意见之时,皇宫里李世民已然接报秦家军异动的消息。

侦骑司周绍范大人麾下,散布于大唐各地的探子使信鸽传往长安城紧急军报,这厮感事态重大,连夜禀报皇上。

李世民获悉此消息,便是想破大脑也想不明白秦家军反应怎地如此迅速。

“难不成那浑小子有千里传音的仙家手段?”

翌日清晨,终是想不明其中原因的李世民口谕宣召秦文远等臣。

太极殿里,诸位臣工见驾山呼万岁!

李世民使其平身后,龙榻上肃穆言道。

“秦文远;你欲抗旨不遵吗?”

秦文远出列,心里骂骂咧咧。

“这老东西!想是小爷今日起早,触了霉头。”

这厮心中不爽,说话自然也没多少好气。

“皇上此语不知因何而起,想小子于长安城府中夹起尾巴做人,生怕不小心得罪了哪路大神招来嫉恨,终日于府里常思己过,思忖如何争当大唐五好青年,莫不是小子这样做人、做事也还不成吗?”

闻这小子话意仿若有许多委屈似的,李世民如何不知这小子又要开始犯浑。

“你这意思是朕冤枉了你不成,侦骑司奏报徐军异动可是事实,不要与朕说你不知道。”

殿上诸多大臣闻皇上和秦文远之话,终是知道皇上言秦文远欺君之罪的原因,想必这小子恐怕因不满朝廷派军施压高句丽,应援新罗的计议,显是做出抗拒朝廷的应对方略,使新罗情势更加复杂。

大臣们的担忧,此时却在新罗真的就发生了。

薛仁贵因不满秦家军于“北汉山”一线对唐军形成战略包围的势态,遂与新罗王商议,使唐军为前锋,新罗军为主力,欲在“北汉山”展开军事行动,使驻扎此处对唐军形成威胁的秦家军一部撤退至高句丽国境数十公里之处,形成唐军与秦家军的缓冲地带,彻底摆脱秦家军的包围之势。

此想法好倒是好,薛仁贵却是低估了秦家军的战斗意志,这厮一马当先杀入徐军阵前,点名秦军于此的统领说话,话不投机两军便展开厮杀。

要说薛仁贵武艺当真不凡,使长戟挑落秦军几员将领后挥军掩杀,迫使秦军退守大同江一线让出高句丽数城。

秦家军一部兵败“北汉山”的消息传出,使高句丽百姓有些惊惶,高琴女王除敕令驻扎新罗国境“咸兴”城外的高句丽军和徐军另一部展开对城池的攻击外,同时将秦军兵败的消息传至东北王府。

其时,司马云天早从东北情报头子麻三的汇报中知道秦军兵败之事,恨薛仁贵仗着自己军力挑衅徐军少量部队,传令罗士义、卢青凌再率精锐秦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