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七章 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2 / 3)

乐队的盛夏 顾屈 3396 字 2021-11-01

“休息间的摄像机拉近一点,给我把伯谦的所有面部表情都记录下来!”

“现场的摄像机,对准五位评鉴人,我需要他们的第一反应!”

“......”

迎着大家惊呼和目瞪口呆的表情,叶未央淡定一笑:“一首比较特别的歌,不过也和桃花扇有关。”

“《赤伶》,送给大家!”

不待五位评鉴人消化完这个消息,舞台上的所有灯光便全部熄灭了。

倒是观众们反应很快,立马就响起了比刚才还要高的欢呼声,有更多的歌可以听,这是好事啊,至于叶未央怎么做到唱两首,和他们有关系吗?

听歌就完事了!

看着漆黑一片的舞台,所有观众也都渐渐的安静了下来。

待全场都陷入沉默之后,一个背景念白的声音,突然响起。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夜,随着日军枪声响起,全国陷入一片水深火热之中,此时尚未受到战火波及的安远县城内一片祥和,戏院的戏台上仍咿咿呀呀的唱着悲欢离合《桃花扇》……”

饱含感情的声音,将《赤伶》这首歌的背景故事娓娓道来。

这个背景故事还是叶未央写来交给导演,然后导演专门找了一位圈内很知名的配音演员录下来的。

大致的内容,就是叶未央前世看过的那个《赤伶》背景故事。

民国时期,一位昆曲“名角”为对抗侵略的敌人,不屈服敌人,最终用一把大火,将来看他唱戏的敌人与自己同归于尽的故事。

非常的有家国情怀和爱国情操。

歌还没开始正式演唱呢,光是听完这个背景故事,现场的观众们就已经入了戏,情绪都被调动上来了。

一段两三百字的念白念毕,几乎无缝连接,古筝与二胡的声音便响起。

二胡的音色,天生就带着一股悲情色彩,立马将观众们对背景念白的情绪,转移到了音乐上。

舞台中央,已经换了一件中山装的叶未央,在灯光的照映下,重新出现在了观众们的眼前。

不过寥寥几句歌词,就表明了台上的伶人作为社会的底层,在国家危难之时已是自身难保,却仍然不肯放下爱国卫国之念。

当伶人决意为国献身之时,已不在乎是否有人记得他、自己的付出是否值得。

闭着眼睛淡淡吟唱的叶未央,此时唱着这首歌,心里想到了很多东西。

他想起了《霸王别姬》中,程蝶衣从牢房走到法庭,手带镣铐,眼中含泪,柔柔的说:“如果青木还在,京戏早就传到日本国去了。”

想起了前世看过的史料中,一位不知名的伶人,不顾万千唾骂,给日本人唱尽了戏,只为接近大佐,将其毒杀。

当中华民族遭受苦难的时候,永远不会缺位卑不敢忘忧国的人。

哪怕他可能是一个身份低贱的戏子。

在叶未央的三米外,另外一束聚光灯亮起,穿着一身整齐戏服,脸上浓妆艳抹的廖颉水袖一甩,侧对着观众,做了一个交叉腿半蹲的姿态,一只手高举,另一只手掩在下巴,半面长袖遮住了半边脸,操着昆腔。

“浓情悔认真,回头皆幻景,对面是何人……”

这正是《桃花扇》中李香君的台词。

《桃花扇》本身就是一个讲述国破山河之下的国恨家仇故事,而《赤伶》的背景故事中,那位英勇就义的伶人,正是唱着《桃花扇》,与敌人在大火中同归于尽。

所以“她唱才须以血来和。”

叶未央再次接腔,语气比之前第一遍增加了更多的愤慨与决绝之色,纵声而唱。

廖颉动作一转,不再是侧对着观众,而是朝向了舞台正面,一双水袖不断挥舞,在舞台上舞了起来。

身段娇柔,舞姿曼妙,明明戏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