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都有正反两方面。
但不同于磁体,引力的两极均表现为吸引力。
之所以万有引力久久不能统一于弱力、强力和电磁力,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万有引力显得有些特殊。只要存在两个物体,任何方向都存在引力。
爱因斯坦对万有引力的解释为物质在空间上的几何效应。
暗能量正好相反,两两之间表现为斥力,因此造成空间膨胀的结果。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两块铜放在一起,抛开万有引力,既没有同极之间的斥力,也没有异极之间的引力。
事实上,不管是什么力,都是空间结构的特有效应,是“高低不平”的能量流动。
磁力并不是什么物质所特有的。电能生磁,磁亦能生电。四氧化三铁就是微观粒子在排列组合的一种效应,某些物质在某种条件下也能产生磁力。
排列组合是万物属性不同的本质原因。同是由碳原子组成,木炭光滑娇软,而金刚石却坚硬无比。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属性。
磁体的南极与北极相互吸引,南极与南极相互排斥,北极与北极相互排斥,但是却不管是磁体的北极还是南极,均与铁的物质相互吸引。
事物的不同,本质在于组成结构,排列组合是组成结构的主要表现方式。
不同的物质,不同的场,相互作用,构成了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
只要改变物质的结构,消除结合时结构上的不和谐,矛盾也就消失了。
以上就是建设一个人人满意的世界的基本原理。
这也是以人力改造世界逻辑上的可行性。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世界可知。因此,世界一定也可以改造为人人满意的世界。
空间的膨胀是两极之间的斥力,空间的收缩是两极之间的引力。
任何事物之间的作用都是空间结构的效应。
光速是宇宙中的极限速度,任何有质量的物质速度都不可能达到光速。
空间中的物质相互作用通过场,场的传播速度为光速。
但是看似有一个例外,量子纠缠存在超距作用,无视空间的距离。
这是至今为止也不能解释的现象。
通常的认识为,空间是静止的固有存在,物质在空间中运动。但事实上,空间也在运动。
举一个直观的例子,黑洞的质量逐渐增大,空间的弯曲程度也逐渐变大,这个过程就可以看作是空间在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