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7 名人、人名(2 / 4)

,可是为朱允煐服务的太监也不是一个两个,甚至可以说王承恩也不是不可或缺的。

朱允煐继续批阅着奏折,不知道过了多久,朱允煐微微抬头,一个体貌魁梧、留着淡淡胡须的太监立刻奉上一杯茶。

朱允煐也不意外,‘以前’的朱允煐以为太监都是白面无须的,说话也是尖声的。可是这么些年下来,朱允煐也发现不少太监乍一看也都是有着正常男人的样子,有胡须不说,说话也正常。

看了这个身材魁梧的太监,朱允煐问道,“朕似是见过你,你是何时入宫侍奉?”

身材魁梧身材的太监立刻跪下,说道,“起奏陛下,奴婢马三保,云南昆阳州人。奴婢少小被送入前元梁王府,幸得梁国公、颍国公平定,奴婢有幸入宫服役。”

朱允煐明白了,这个马三保是云南人,在元朝梁王把匝剌瓦尔密账下的王府效力。但是在傅友德、蓝玉等人平定云南后,马三保被押解回应天府,改头换面为大明朝皇室服务。

马三保继续恭敬说道,“早年间梁国公、颍国公奉调镇守北平府,奴婢随军前往。陛下督建北平府,奴婢有幸为陛下效力。”

怪不得呢,这马三保别看是战俘,以前也都是在军中效力。但是到底是太监,还运气不错的在朱允煐督建北平府的时候在跟前效力,这也算得上因祸得福、一飞冲天了。

大概也是这么些年来做事勤勉,所以现在才有机会真正的到朱允煐跟前效力,而不是说什么可有可无的小太监。

朱允煐喝了口茶,随手放下茶杯,本来准备继续批阅奏折的朱允煐一下子愣住了,“三保?马三保?”

马三保跪的无比恭敬,忙不迭的说道,“陛下,奴婢贱名马三保。”

“三宝太监?”朱允煐忽然间乐了,说道,“这个名字不好,朕给你赐个名吧,郑和好了。”

激动的郑和立刻谢恩,其他的太监也无比的羡慕。谁不知道王承恩就是陛下赐的名字啊,只是这么些年下来陛下也就是赐了王承恩的名字。

而现在呢,这个三宝太监就是奉了杯茶,居然得到了陛下赐名的待遇。这一下,三宝太监是真的一飞冲天了,这是有机会成为被重视的大太监了。

至于说被陛下改了姓氏,这可不是什么坏事,这是无与伦比的荣耀。

就像王承恩一样,他的本姓并不是‘王’。但是在朱允煐赐名后,他就是姓王,他的嗣子自然也姓王了。哪怕当初王承恩的嗣子在家里,也是和亲生父母、兄弟不同姓。

朱允煐可不知道这些太监在想些什么,他只是若有所思的打量了几眼郑和,随即继续批阅奏折。

眼前的郑和,也不知道是不是历史上的那个下西洋的郑和。

但是云南人、还是‘三宝’,要不是朱允煐削藩,这个郑和就自然而然的有机会留在燕王府效力。

这么说起来的话,眼前的这个郑和,还真的很有可能就是历史上那个有智略、知兵习战、七次下西洋的郑和了!

朱允煐觉得有些事情,还是有那么一些有趣的。但是现在的他也懒得多关注郑和,或者也可以说暂时没必要让郑和立刻承担起来一些重任,顶多也就是观察一下。

名人情节之类的,对于朱允煐来说也不现实,或者说已经失去了新鲜感和神秘感。他身边的一些人,很多都是‘大名鼎鼎’,一个郑和真的算不上给朱允煐留下太多的震撼。

要知道当初知道自己的爷爷是洪武皇帝的时候,朱允煐那才叫震撼,缓了好久才接受这样的一个冲击!

在外面跑了一圈的王承恩回到了武英殿,自然也知道了手底下的太监有幸得到了陛下赐名。

但是这也没有让王承恩感觉到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这么些年在陛下跟前效力,王承恩知道陛下是一个恋旧的人,他更加清楚郑和不具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