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七章 心中有道藩篱自开(3 / 4)

胜天传奇 骑牛者 2833 字 2020-11-10

一朵金莲,隔空拍入子承的识海。

妖地,虎王狮王狼王豹王化形,四位英气勃勃的青年,组织千军万马,向妖族腹地进发。

.........

金玉天和长孙文墨孔繁忠在圣人庙圣人堂喝茶,长孙文墨和孔繁忠也是以儒入道的凡间圣人,对这些日子的天地异象自有感知,而且看金玉天的情况,乃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自然知晓人家又得了旷世机缘。这羡慕不来,机缘好运不是普降甘霖,天道所容自是那些有德有运的天道之子。择天府成了气候,虽然与报国寺明枪明刀,但也只是驱散了那些僧人,让锦绣城不至于遍地光头。圣人庙的传统根植于俗世,乃是润物细无声,是思想上的,是举手投足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了教化,不管帝王将相还是寻常百姓家,深入骨髓的道德教化不是能够从人心底根除的,所以这一点圣人庙并不担心。让他们真正担心的反而是圣人庙走出的鸿儒巨匠,眼高于顶让人膈应或者巧言令色鲜以仁,让人生出厌恶,才是违背大道初衷,变成祸国殃民的大奸大恶,这才是圣人庙两大圣人最担心的,所以,有的时候会灰心丧气,觉得圣人之学也是一把双刃剑。

金玉天被儒祖认可,也被道祖包容,以儒成圣,这是令圣人庙添光彩的大事情。特别是这么个圣人远离朝堂,洁身自爱,以天下为己任的圣人,榜样力量无穷,对以后教化学生是有激励作用的。

金玉天开门见山:儒学教化,格物致知,学以致用,最终是要服务民间而不是坐镇朝堂拨弄是非,朝堂上那些鸿儒巨匠,走的路越发偏斜,对至圣先师是一种侮辱,所以,圣人庙有责任匡扶正道。怎么匡扶?择天阁与儒入世,最终学问不但用于治世,更是用于服务,而不是把学问当做谋私的手段。当圣学与民融世,圣学才有了价值。我的意思是,圣人庙要加入择天阁,成为择天阁的圣人庙,这与择天乃是儒圣最秦川的弟子恰好相融,对圣人庙以后的治学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出乎意料,本以为还要费一些口舌,长孙文墨和孔繁忠两位大儒竟毫不犹豫答应,孔繁忠道:“子承传道到锦绣城,我便感觉子承才是走了一条正确的治学之道,听说最出名的龙洲书院就是择天阁的龙洲书院,治学名声已经响彻十三洲,我们圣人庙自然不会固步自封。从即日起,圣人庙是择天阁的圣人庙,只负责传道治学!”

长孙文墨欣然同意,并即兴题写一副匾额:择天书院。令人造扁,悬挂于圣人庙学堂大门上。

从此,择天书院与圣人庙齐名,招摇于锦绣城。

彭连虎和李必则是拜访白云观。彭连虎有献礼厚比猛地准备,李必则是泰然,放弃王爷头衔的他越发自信而且从容。

白云观位于锦绣城内,锦绣城繁华,地势有起伏,巨城也跟着起伏,街道也跟着起伏,绿树葱茏,如横七竖八的绿色长龙,气势恢宏,白云观掩映在葱茏中,顺着起伏而建,便也如长龙卧波。

山门没有关,也没有人把守,作为上香之地,若是弄得生硬便是拒绝了香火,而白云观处于闹市,自然不会拒绝香火。

皇帝刘擅不满意的就是这一点,白云观善于敛财,一根高香,甚至高过一个二品大员一个月的俸禄。有起课占卜的信徒,不信悬壶济世的名医,却信神棍的神神叨叨,一番占卜或者一碗不知道什么水,足以令人惊慌失措或者大喜过望。信奉寻龙点穴富家翁,死后要一块好的风水之地,白云观有的是高人,一番指点之后,财源广进的同时,花了钱的人便心里踏实,荫泽后世,就等着祖坟冒青烟。阳宅更甚,锦绣城内外大大小小的宅子,若是没有白云观高人的指点便心里不踏实,担心祸从天降,无论奠基还是上梁甚至竣工之日,道士忙忙碌碌,一道符一碗水或者狗血驴蹄,天价之后,盖房子的人便仿佛得了庇佑,绝不担心房倒屋塌或者失火走水。白云观周边,红白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