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马殷建立天策府(3 / 4)

木匠王爷 飘云千里 5147 字 2021-12-18

军马,紧急驰援鄂州。听到风声的姚彦章担心被吴军里应外合,急忙率军退走了,以免造成大的损失。姚彦章安全返回潭州,马殷也没有责怪他,照样对姚彦章信任有加。

这十余年,经过高郁大力推行各项经济措施,马殷的国库充裕丰满。因此早在开平四年(910年)六月,马殷向朱温上表,要求得到天策上将军的称号。天策上将军在唐朝是一个特殊官职,最早是出现在武德四年。当时李世民接连攻破窦建德、王世充两大势力,为唐朝统一立下赫赫战功。李渊为了奖赏李世民,而特别设立了天策上将军这一称号,封赏给李世民。

这个天策上将军的职位在亲王、三公之上,是武官官职之首位,也是皇帝、太子之下的三号人物。而作为天策上将军,可以开天策府,自行招揽人才作为天策府的官员。如后来辅佐李世民的房玄龄、杜如晦等都是天策府的官员。整个唐朝近三百年,唯有李世民一人获得过天策上将军的称号。

对于马殷的请求,朱虽然不愿意,但最终还是答应了。马殷获取了后梁王朝给予的天策上将军职位后,就仿效当年李世民开天策府,招募各和人才入天策府,担任天策府官员。

此时的后梁王朝连续发生宫廷政变,先是朱友珪杀死了朱温,成为后梁第二任皇帝。一年后,朱友珪的弟弟朱友贞又一次发生军事政变,把朱友珪干掉,成了后梁第三任皇帝。看到后梁王朝内部如此剧烈的动荡不安,让马殷内心深处瞧不起他们。所以他利用这个时间加快了建立天策府的步伐。

马殷的天策府规模,基本上等同于皇帝。马殷任命二弟马宾担任天策府左丞相,三弟马存担任右丞相。除了左、右丞相之外,马殷还在朝臣之中精心挑选学识渊博、文才出众的十八位官员担任天策府学士。这十八位学士就是:

1、拓跋恒,“少以才学见称”。在洛阳时候就跟随了马殷。马殷开天策府,他时为仆射。他平日性喜沉默、为人正直、直言敢谏,有“长者”之风。对马殷忠心耿耿,屡献良策。是除高郁之外,马殷最器重的谋士。

2、李宏皋,潭州人。其父李善夷,唐末诗人,著有《江南集》10卷,贬官朗州,后人都定居于此。李宏皋“少工诗”,曾任营道县令。推荐文士何仲举为天策府学士。后迁湖南诸道都统掌书记,任天策府学士。后来马殷的儿子马希范平定溪州蛮叛乱后,李宏皋已升左仆射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奉命撰《溪州铜柱记》,镌于铜柱之上。马希范死后,李宏皋等议立马希广为王。乾祐三年,马希萼率朗军攻陷长沙,宏皋被脔食。他有诗集2卷已佚,传世诗仅《题桃花源》、《铜柱辞》二首。他也是马殷夫人陈丹女的表兄,因此后来极得陈夫人之子马希范的重用。

3、李宏节,李宏皋之弟。后来唐庄宗授马殷湖南诸道都统,赐战马数百匹。马殷命李宏皋作“谢表”,李宏皋写了一百余字,才思枯竭。李宏节在旁,他便请教说:“尝闻马有旋风之队,如何得一事为对?”宏节说道:“马有旋风队,军有偃月营,何患耶!”宏皋欣然下笔云:“寻当偃月之营,摆作旋风之队。”

4、徐仲雅,字东野。其先祖秦中人,五代时迁居长沙。时任永顺军观察判官,天策府十八学士之一。后来马希萼赐死马希广后,徐仲雅隐居不仕。显德三年957年七月,入主潭州的周行逢极为欣赏他的才华,要任命他为节度判官。恰逢周行逢寿诞,各将吹捧致贺,周行逢对徐仲雅说:“吾奄有湖湘,兵强俗阜,四邻其惧我乎?”徐仲雅答道:“公部下司空满川,太保遍地,孰敢不惧?”对周行逢滥设官吏予以极大讽刺。周行逢将他再次流放邵州。

5、何仲举,营道人。少年时,就表现出聪明多才。在李宏皋的举荐下,成为天策府十八学士之一。先后出任全州、衡州刺史。

6、廖匡图,字赞禹,虔州赣人。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