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勖的的交情就很糟糕,因为他得罪过李存勖。钱镠曾经派出使者挑动契丹阿保机南侵,以帮助朱梁。同时他还海船,遣使帮助朱梁和契丹建立联系。又赠送给阿保机猛火油,让他们攻打李存勖的幽州。李存勖如果要追究起来,钱镠恐怕难逃一劫。
朱梁被灭之后,钱镠想了许久,还是派出钱询为使者入朝进贡。吴越本来就比较富庶,为了让李存勖不计较之前自己所做的事情,钱镠令使者带上的贡单非常丰厚。其中既有金器、银器等贵重物品,也有越绫、吴绫、秘色瓷等吴越特产。同时也准备重金,去行贿李存勖左右。
钱镠同时向李存勖提出,请李存勖将朱梁曾授予过他的官职、爵位,以及使用金印、
玉册、赐诏不名等等荣誉,都希望李存勖能重新追认一次,让吴越国从朱梁的属国自然而然地转为李唐的属国。
唐廷有人反对道:“按惯例,只有天子祭祀才能使用玉册,钱镠怎么有资格用?而且钱镠又不是皇室宗族,也不能封国王!”李存勖没有听从他们的建议,很快下诏,授予钱镠天下兵马都元帅、尚书令、吴越国王等职务。同时另授钱镠的儿子钱传瓘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两浙节度观察留后;钱传璙为检校太保、兼中书令,中吴节度使。至此,吴越国正式成了后唐的藩属国。
南汉的刘岩,也派了一个宫苑使何词,带着“大汉国王致书上大唐皇帝”的国书,出使洛阳,顺便窥探新朝的强弱。等到何词回来到广州,向刘岩奏报道:他口中那个洛州刺史李存勖,是非常骄傲奢侈,治国无方。刘岩大喜,觉得自己依然高枕无忧,从此断绝了与唐廷的联系。
这时蜀王王建已死,蜀国新王是王建的儿子王衍。但是王衍即位后,荒淫无道,委政于宦官、狎客。他又好微服出游民间,日夜饮酒,爱好奢侈,营建宫殿,巡游诸郡,耗费大量财力,蜀人不得安宁。因此他没有把李存勖当回事,也不派使臣到洛阳,向李存勖表示归附。
但是对于荆南节度使、渤海王高季兴来说,顿时紧张不已。因为他是江南各藩镇中实力最弱的,却又是距离最近的。李存勖要下江南的话,他首当其冲。朱梁如此快就被灭亡,高季兴不由得大吃一惊。他立即感受到唐军的巨大威胁,急忙找来谋士商议应对之策。谋士司空薰认为,大势不可硬抗,高季兴亲自入朝,如果讨好来李存勖,也许还有转机。
但高季兴的头号谋士梁震,却有不同的意见。梁震是蜀地邛州人,原名梁霭。当年僖宗逃入蜀中时,年轻的梁震带着自己的诗作去求见郎中刘象。刘象很欣赏他的才气,但认为他的名字取得不好。霭字的意思是雨天去求人,恨容易吃闭门羹。不如把霭改成震,震字是雨下一条龙,龙遇云雨,一定前途无量。于是梁霭就改名为梁震。
后来僖宗返回长安,梁震赴京,中了进士。等到朱温篡位之后,梁震不愿为朱温效力,弃职南归,打算回去老家。不想他经过江陵的时候,遇见了高季兴。高季兴正想收揽人才,对梁震的才华极为欣赏。因此强行把他留下,准备任命他为节度判官。
梁震为人清高,对朱温都看不上眼,更别说高季兴这个朱温的干孙子。梁震不愿意当高季兴的属下,但是他又怕触怒高季兴,自己恐怕性命难保。于是他对高季兴说道:“我一向不喜欢功名富贵,如果明公认为我还不算愚昧,一定要我给你当参谋,出主意的话,我以白衣之身侍奉呢,也是可以的。不一定要在你的幕府中任职。”高季兴答应了他。
梁震与司空薰、王保义等人同为高季兴的宾客,但梁震不接受高季兴的官职,始终自称为前进士,自号荆台隐士,高季兴对他非常器重,作为自己的首席智囊,称他为前辈。
梁震明确地反对高季兴去洛阳,说道:“李存勖有并吞天下之志,我们应该严密戒备,据险而守。我们也许能自保,何况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