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节目曲子。
晚餐的时候,宋晓玉跟他说组合节目的相关事宜,组合节目的曲子已经确定下来,曲子是这个平行时间经典的古风曲——《伊人》。
《伊人》这首曲子,余诗洋其实还没有听过,根据宋晓玉的计划,后天周一组合就要开始一起练习,在那之前,他自然是要好好熟悉一下曲子,不然到时候可就拖后腿了。
很快,余诗洋就找到了《伊人》这首曲子。
《伊人》这首曲子在网上有众多的单乐器版本,也有各种组合乐器的版本。
余诗洋首先听了几个热度比较高的组合乐器版本。
几遍听下来,余诗洋倒是被《伊人》这首曲子深深吸引住了,不得不说这首非常好听的曲子。
余诗洋听完几个组合乐器版本,然后搜索了二胡版本的《伊人》,根据宋晓玉的安排,他在组合的任务是与对方一起负责二胡的演奏,所以他首先学习自然是《伊人》的二胡演奏。
《伊人》二胡的版本也很多,余诗洋下载几个二胡大家的版本。
随后,余诗洋就开始认真听了起来。
几位二胡大家的版本听完后,余诗洋选择其中他最为中意的一个版本,其实这些版本的差别并不大,只是演奏的人不一样,当然其中技艺还是存在着差异。
余诗洋确定最中意的版本后,就开始反复听了起来。
另外,他从网上下载好了《伊人》这首曲子的二胡曲谱。
余诗洋一边听着曲子,一边看着曲谱。
一个小时后,余诗洋对《伊人》这首曲子也算是勉强熟悉了,然后他拿起了二胡,跟着曲谱尝试拉了起来。
余诗洋在二胡这方面的功底还算是不错的,在听了多遍,看着二胡曲谱,倒是勉强能够将《伊人》这首曲子拉出来,当然第一次拉的他不免还是有一些磕磕绊绊。
一遍之后,余诗洋就听了下来,然后听那位大家版本的曲子,与自己刚刚演奏的进行对比,找出自己的问题。
找出问题后,余诗洋则是开始自己的演奏。
如是,余诗洋一遍又一遍的尝试着。
时间随之快速流逝,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
不知不觉,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
余诗洋最终放下了二胡,然后活动了一下手脚,经过数个小时的努力与联系,他算是基本上能够把《伊人》这首曲子能够比较熟悉拉出来了,不过他倒也知道,自己可还没有达到那种熟练的地步,还需要他继续的练习,不过今天时间已经不早了,再加上持续高强度的二胡练习,他还是需要稍微调整,明天他还有时间练习。
很快,余诗洋就走出了书房。
晚上十一点,余诗洋就走进了卧室,听了会儿歌,就休息了。
第二天早上八点,余诗洋离开了1803公寓,回到摩登音乐学院。
回到摩登音乐学院,他并没有回七号宿舍楼503寝室,而是直接朝着社团一条街走去,今天有爱心社的活动。
爱心社今天组织社员们前往养老院去看望老人,顺便体验一下作为义工的角色,社团的活动倒不是强制性参加,而是自愿参加的。
余诗洋也没有什么事情,所以也就报名参加,也算是一种体验。
社团活动集合时间是上午八点半。
八点二十,余诗洋就抵达社团一条街爱心社的办公室。
余诗洋抵达爱心社办公室,办公室里已经十余人在了。
到了爱心社,余诗洋很快进行一个登记,他对爱心社其实并不怎么熟悉,不过多少还是有一些了解,爱心社也有类似民族音乐社的嘟嘟群,那个嘟嘟群虽然没有民族乐器社那般活跃,但是平时还是有不少聊天,他虽然没有怎么参与,但是偶尔也是会看上几眼的。
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