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大言不惭(5K)(3 / 4)

记得是当日初见刘辟时,与他一见如故,一起兴起便送于他了,对了...”顿了顿,抬头望向王政:“刘渠帅如今可还好么?”

额...

王政有些无奈地看着袁术:“袁公莫是忘了么?今年年初,夏侯惇率军从许都起拔,围攻昆阳何仪,刘渠帅前去救援,不料中了埋伏,已是兵败身亡了。”

“死了...”

袁术先是一怔,旋即终于想起来了,叹道:“是的,本侯想起来了,年初之时,夏侯惇进犯刘辟,黄郡等豫州黄巾,这柄剑想必便是刘辟遣信使去求援时带给你的,想要你看在本侯的面子上发兵求援。”

“政亦是黄巾出身,”王政澹澹地道:“便无袁公这层关系,原也会出手相助受难的同道中人。”

“是啊,你也的确发兵救援了,御寇你真仁义也。”袁术感慨道:“可惜虽挡住了夏侯惇,却来不及救刘辟了,夏侯惇...此獠当真该杀!”

“夏侯惇不过听命行事罢了。”王政澹澹地道:“袁公且放心,首恶伏诛之日已不远矣!”

哦?

听到这话,袁术心中一动,所谓的首恶还能是何人,自然便是曹操了,那么王政这话是什么意思?他前番不是还说放弃了奇袭许都的计划了么?

正要开口相询,王政已端起酒杯道:“袁公,还有诸公,政入寿春眼见近月,多蒙诸位热情款待,受之有愧,今已然病好,待袁公使者检阅之后,三五日内便将转回徐州。”

“今逢乱世,世事多舛,一别之后,便非山长水远,亦未知再见何时,此酒当与诸位共饮。”

他这话里意思,细细品味不似临别,凡有些诀别的意味,袁术不由愕然问道:“御寇,今夜本为前方大捷庆功,为何竟出此言?”

“袁公也知道,政来寿春除了面尊之外,本还想要与袁公共商大事,奇袭许都,逢迎天子。”

王政悠然叹道:‘不意天日不昭,曹贼已有警觉,奇袭之计已是难行。”

“额...“

听到这话,袁术老脸再度一红,正不知如何回答,却见王政剑眉一挑,顷刻间面上再无半分郁郁,唯见豪情奋涌,壮志满怀:

“然则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他高高举起酒杯,左手执杯,右手按剑,顾盼左右,自生出一股睥睨万物的英雄气魄:“政虽德薄能鲜,亦堂堂八尺男儿,大丈夫生逢乱世,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不世之功...然则御寇你莫不是...”袁术有些难以置信地道:“正面强攻不成?”

王政斩钉截铁地道:“正是!“

不待袁术发言,他已主动说道:“政知道袁公有何忧虑,不错,此时已是秋收,凛冬眼见将至,此天时不予也,且我徐州凋敝穷困,麾下士卒更是久战疲倦,此人和不具也,再则主动出击更无地利可言,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俱失,如此出战,胜算自然不大。”

“那你为何....”

“因为政已收到消息,曹操今日兵马大股调动,尽遣兖州北面,政料定其必是与袁绍彻底分裂,更有火并之势。”王政一字一顿地道:“不仅许都空虚,颍川南面防线亦是形同虚设,这正是逢迎天子的大好时机!千载难逢!”

“当此时也,吾虽不才,敢不奋发?”王政深深吸了一口气,一张平平无奇地脸上此刻正散发着无形却慑人的光彩:“事若成,则上报天恩,下救黎民,若不成,如此而已。”说着,将酒洒了一地。

宴席才刚刚开始,堂下的歌舞还没来得及唱动跳起,王政突然发此豪言,沉郁雄壮,如袁术和一些文臣固然是目瞪口呆,面面相觑,而两方的武将却是立刻便在魅力和说服双重影响下立刻热血沸腾。

乔绾更是立刻便带着王熊、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