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刘协加冠(2 / 3)

杨彪是光禄大夫,说起来官职不大,但是权力不小,是一个什么人都敢怼的角色。如果王允有理,杨彪自然不会去怼他。可是现在,有太傅马日磾牵头,太尉皇甫嵩跟着,事情对自己又有好处,杨彪再不出言怼王允,那就不是世家了。

王允左右看看,原本四对一的形式,突然变成了一对四。在刚来的时候,王允还以为马日磾、皇甫嵩、杨彪等人都是世家,自然与王允站在一起,对付来自凉州的李榷。可是事情发展到现在,李榷根本没说话,马日磾皇甫嵩杨彪就把王允逼到了绝境。

“既如此,那就加冠好了。”王允被迫同意给刘协加冠。

李榷不是特别讲究的人,对刘协加冠的日子上不是很在意,在李榷的威逼之下,太常寺拿出的日子是三天之后。

三天,对于一个皇帝来说,的确有些草率。只不过刘协也不在意这些,反正就是一个仪式,丝毫改变不了什么。王允自然不会太在意,刘协加冠的日子不好,降下灾祸,王允还更愿意看到,怎么会去为刘协挑选好日子呢。

在大家都不怎么在意的前提下,刘协加冠事宜就这么定下来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不在意。长公主刘华,太傅马日磾等人可是精心的在准备。

刘协加冠之后,接下来就是大婚,需要册立皇后。因为在对李榷之战中,伏寿表现精彩,再加上刘华的操作,现在册封伏寿为皇后的呼声最高。在这个时候,刘华怎么会让刘协加冠出现闪失呢?

至于马日磾,他的太傅之位原本就是为刘协加冠得来的。刘协的亲长都死了,在加冠的时候需要长辈出面,在没有父亲的情况下,只有找老师代替,马日磾的太傅就这么产生了。

刘协自己,也在太常寺的官员的指导下,做着准备。

加冠这一天,刘协早早的就被叫起来,太常寺的官员很早就来了,把刘协的头发打散,梳成两个发髻,看起来像是两个墨团顶在脑袋的左右两边。对于长期佩戴小冠的刘协,感觉非常不舒服。

准备完毕,刘协在太常寺官员的带领下,离开长乐宫,来到太庙。

太庙这边,已经聚集了不少的人。皇帝行冠礼,朝中但凡有资格参加的怎么能够不来呢。所以,太庙前的空地上,站满了人。

刘协来得早了些,被带到一旁等候。也没等多久,就听太庙里面高喊:“请皇上。”

听到这个声音,太常寺的官员护着刘协,缓缓的走上太庙前的台阶。

刘协都记不清,自己多久没有这么一步一步的走太庙的台阶了,过去自己小,被人抱着进太庙,后来少帝刘辩继位,自己没资格进太庙,再后来自己继位,作为皇帝自然是有专门的通道到太庙,根本不用走这台阶。

太庙的台阶不长,没等刘协想起曾经什么时候走过太庙的台阶,刘协已经来到太庙门口。

刘协在太常寺官员的牵引下,走到太庙中间的空地,面向南面,对着前来观礼的人行了一个礼。

礼毕,太常寺的官员扶着刘协在早就准备好的席子上坐下,等着太傅马日磾过来给自己加冠。

马日磾今天特别打扮了一下,从头到脚都是新的,而且熨得特别直,一丝皱褶都没有。刘协看了都在怀疑,这老头会不会穿上这套衣服后一直都站着。

只见马日磾走到刘协跟前,大声说道:“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说完,有太常寺的官员托着一个托盘过来,托盘里面放着一个布巾和梳子。

马日磾解开刘协头上的两个发髻,用梳子简单的梳理了几下,然后有挽起来,最后用托盘里面的布巾给刘协戴上。

刘协感受了一下,也还可以,没有戴小冠那么重,行动比较方便。

旁边的礼官喊:“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