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活命庄有活命粥(3 / 3)

责施粥的人也不恼火,就这样静静的看着他们,等到他们吃饱过后,这才把他们带到一旁,并且告诉他们:“每个人在每个活命庄只能吃一次粥,如果想吃粥,的到下一个活命庄。”

那些流民们不解,可是没办法,只好跟着活命庄的指引,慢慢的向东走去。

一时间,流民从四面八方向着活命庄流动,然后根据活命庄的指引,走上官道向着东面的迁移。

弘农地区,函谷关外,官道上全是流民,他们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目光呆滞地走向函谷关。

函谷关关外,张济眼睁睁的看着这些流民走入函谷关,丝毫没有办法。

这么多流民,可不是一点点粮食可以喂饱的,如果处置不当,很可能造成混乱。张济可不敢冒险,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流民走向他们以为的虎狼之地——洛阳。

函谷关,边仁等六个新任县令有序的排着队,等着户部侍郎魏攸分配流民。这些从长安迁徙来的流民,在听到朝廷官员宣布的,只要到所分配的县去报道,不管男女老幼,只要是个人,就可以得到授田十亩。以家为单位,每一家可得房屋一套。每年赋税按照收成的二成缴纳,壮丁每月服劳役两天,除此之外,不用缴纳任何钱粮。

“这么少的赋税?是不是听错了?”一个流民小声问道。

“没错,就是这么少。你们刚来洛阳,朝廷还会发放半年的粮食,不过不是米麦,是红薯马铃薯。”宣布政策的官员补充说道。

“什么是红薯,什么是马铃薯?”流民问道。

“红薯和马铃薯是当今皇上研究出来的一种新庄稼,种好了,每亩可产粮食五十石。只要你们认认真真的种地,到明年,你们就有吃不完的红薯和马铃薯。”宣布政策的官员自豪的说道。

过去大汉朝只有黍粟麦等作物,每亩产量只有一石,这就造成大汉朝的粮食非常紧张。也不知道皇上从哪儿弄来的红薯和马铃薯,经过几年的试种,产量高得惊人,普通土地每亩产量达到三十石,如果是肥沃的土地,管理得当,每亩可达五十石。

宣布政策的官员,每每说出洛阳的这两种特产,就会看到流民们惊讶的表情,虚荣心得到无限的满足。

“我要去洛阳,我要去洛阳。”不出意料,流民们纷纷表示愿意去洛阳。

宣布政策的官员见效果出奇的好,于是大声喊道:“大家排好队,听从安排。”

流民们自觉的排队,前去报道。报道完毕,有官员带着他们到指定的县站好。

“请问,官爷,我们是一个家族的,怎么分成几个县?”一个老人小声的问带领他们的官员。

“这是皇上的旨意,所有家族必须打乱,特别是主人和仆人要分开安置,避免互相欺负的事情发生。”领队的官员回答。

“哦。”老人也知道,一个家族里面,总是有各种各样的人,其中一部分人老是爱欺负那些老实的人,家族里面因此也闹出不少矛盾。现在好了,皇上把这些人分开,这种情况就可以避免。老人想着,心中不由得佩服起当今皇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