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君臣合谋取汉中(1 / 2)

“陛下武威马腾归顺朝廷,越兮请命是继续西进,还是固守武威?”皇甫嵩拿着越兮的奏章进来,向刘协汇报。

“黄忠的北路军走到哪儿了?”刘协问道。

“还在六盘山北面。”

“那就让越兮留在武威,让马腾马超领兵南下,逼近抱罕。”刘协说道。

“遵命。”皇甫嵩领命前去安排。

“陛下,张绣归顺。”皇甫嵩出去没多久,又回到刘协面前。

“张绣?”刘协原以为与张绣应该有一战,没想到李典乐进的兵马一去,张绣居然向魏延投降。

真是有些出人意料。

“命曹昂领兵驻守宛城,魏延张绣李典乐进领兵南下,威逼三巴,逼迫三巴归顺。”三巴是指的巴西巴东和巴郡,其实就是现在的巴中道重庆一带,控制了三巴,就控制了川蜀东出的道路。

所以,要得西川,必先得三巴。

此时得三巴,杨松正口若悬河得说着朝廷得好处。只不过,对方似乎并不心动。

这时候,一个短衣打扮得人进来,在巴郡首领得耳边嘀咕了几句。

“真的?”

“当然是真的,目前已经进入巴西了。”

巴郡首领脸色非常难看,如果朝廷大军不来,这里山高皇帝远,谁也那他们没办法。可是朝廷命四员大将领兵四万,已经进入巴西了。如果继续顽抗,势必被朝廷大军剿灭。不如……

“陛下。”汉中太守府,皇甫嵩拿着魏延等人得奏章进来:“陛下,三巴归降,魏延等人请命,何时回兵。”

“暂时不用,等朝廷得官员彻底掌控了三巴,大军才允许回撤。”

刘协虽然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可是三巴这种山高皇帝远得地方,如果没有大军镇住,再好得政策都无法施行。所以,刘协让四万大军住在三巴,一直到三巴土地改革结束。

“东面,南面都很顺利,西面情况怎么样?”刘协问道。

“西面不怎么好,官员们对民族区域自治反向很大。”皇甫嵩回答。

“嗯?”同一个政策,在并州几乎没什么阻力,可是到了这里,怎么这么大得阻力?四官员的问题,还是羌族的问题?

从汉中以西,大部分都是少数民族,如果这个政策不能施行,朝廷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土地改革终归难以施行。

“潘颖,召集官员,朕又话说。”

一道诏令,汉中的官员齐聚太守府。

“陛下,因连年战乱,朝廷对羌族氐族镇压不足,以至于羌族复起,危害我族,臣请陛下派兵剿灭。”一提到羌族,汉中的官员反应就非常激烈,不少官员要求剿灭羌族,不留后患。

“是吗?朕问问大家,你们去过羌寨吗?羌人多生活与山林之间,羌寨大多在半山之腰,他们耕种的土地贫瘠,不得不以养殖补充。但是你们知道吗?羌族的祖先是禹,他们是靠农耕生活下来的,如果我们给与他们足够的田地,他们还会造反吗?当然,他们当中也有一些豪族大族,他们与汉族人中的豪族大族勾结在一起,举兵反叛,然而你们看看,一支羌族军队有多少人?同样的,一支汉人军队有多少人?因此朕对那些心向朝廷的羌族人,要像对待汉人一样,只有这样,我们的朝廷才能壮大。宣部那边,要安排人去给羌族宣传朝廷的政策,只要是归顺朝廷的,享有同汉人一样的权利。在山下的土地和房子按照朝廷规定划给,赋税按照朝廷规定缴纳,同样拥有在朝廷做官的权利,享有参加科举考试的权利。”

历史记载,羌人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叛乱,对大汉朝的打击是非常严重,但是他们反叛的原因是:或受控于豪右之手,或屈折于奴仆之勤,皆为吏人豪右所摇役,积以愁怨。

这同黄巾军之乱的原因是一样的,而不是羌人生来就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