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前番定川寨一战又打得败了,大军压境,直迫渭州的时候,夏军又是老德行,在渭州周边劫掠了一通,将蕃汉边民屠杀了无数,然后便大摇大摆就那么撤了。
因为被李元昊的铁骑吓怕了,秦、陇边上的许多部族,都纷纷南迁。一时之间,周边蕃、汉的边人,过来投渭州的不计其数。单渭州城城外瓦亭寨这一处地方,来投的人马就络绎不绝。短短数个月之间,瓦亭寨的押监刘沪,收留的人马就有万数。
投靠瓦亭寨的这些人,其中有一个叫李佑的,原本是水洛寨那边的汉人。为报答刘沪收留的恩情,李佑与刘沪商议道:“我有一个亲叔叔,叫李景平,是水洛寨寨主铎厮那的幕宾。如今元昊势力大,已经拿下了揆吴川,揆吴川一带的郭斯敦族,已经投靠了夏军。
水洛寨一带的党留人,一向与郭斯敦那边不合,为了边界的事上,两家争斗了许多年。如今郭斯敦一投夏,党留人都人心惶惶的,就害怕土地被他们夺了,急需要寻找个合适的靠山。押监若有意,咱们趁着这个时候,劝说铎厮那投宋如何?这个功劳,小人愿意送与押监!”
说起来水洛寨与党留诸族,刘沪这边早就知道:这个地方远在蕃境,夹在吐蕃与夏地之间,距离宋朝能掌控的势力,足足能有二百余里。
此处因为川平土沃,又有水轮、银、铜之利,商贾云集,早在唃厮啰兴盛之前,就已经成为一方重镇。汉、蕃边民投去的不少,人马岂止数万帐!
当初曹玮在秦州的时候,就想着能拿下水洛城,打通秦、渭之间的连线,怎奈那时候党留人势大,因为种种的原因,这件事情没成功。后来韩琦在泾原路任安抚副使,又有人出来建议说,想要把铎厮那说服投宋,只是这件事儿没成行。
当初李元昊捉细作,在天都山人马岌岌可危的时候,是铎厮那及时出手帮忙,庇护了孙平的一家老小,幸免于难的那些人,也亏了水洛寨帮忙转移,说起来他们对宋朝是友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