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又要写诗(1 / 2)

“啥?你们好好的辩论经义,我已经缩在一边不作声了,怎得又绕到我头上来了?这肚子里的诗已经没多少了啊。”马淳心中苦笑不已,欠身道:“小子才疏学浅,只是偶得佳句,怎敢在各位师长面前放肆。”求助的目光看向谢赞。

“你看我作甚?文则公与伯端公要你作诗是在帮你扬名,推三阻四成何体统?还不快快作来。”谢赞呵斥道。

谢赞这话虽是训斥马淳,但隐含提点之意。当今之世,时人要出人头地需要有几个条件:首先,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好的家世,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虽然说的粗俗,但汉末魏晋时期对于家世传承有着狂热的迷信,一流家族出身的人,就算是痴傻之人,也往往会有个“敦厚”的评语,然后获得亲贵官职,一流高门,琅琊王氏,书圣王羲之的傻儿子王凝之就是靠着这个评语娶了大才女谢道韫为妻;

其次,如果你没有好的家世,寒门出身,那就要靠自己的孝行或者才学获得当世名士大家的赞语,凭着赞语在州郡争一个“孝廉”名额,这样出仕做官也能获得一个好的上升途径,否则就算你才学再高,本事再好,也只能做一个杂流小官,基本没有升官的可能;

最后一种就是凭军功获得官职,汉末三国时期以军功获得官职爵位还是很多的,特别是底层黎庶百姓,受教育程度不高,各国征战又那么频繁,百姓生活又那么困苦,以性命博取富贵确实是一条可行的路子,三国前期的名将们大多如此。不过这些家族前几代往往会被士族称为“粗鄙武夫”,从而不能进入上层圈子。

想通了这一点,马淳心中隐约生出对老师谢赞的感激之情,当下振奋精神,对钟离绪施礼道:“小子斗胆,请伯端公出题赐教。”

“好,听闻小郎能以景为题,顷刻而就,唔……不若以此园中之景为题吧。”

马淳再施一礼,转头望向亭外,只见竹林沙沙,荷叶飘飘,几只蜻蜓塘中飞舞,脑中灵光一闪道:“有了。”随即将衣袖一甩,双手背在身后,挺胸朗声吟道:“泉眼无声惜细流,竹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吟完诗,马淳向众人施礼道:“小子才疏,请众位师长指教。”

“妙啊!以景入情,果然传言不虚!”一边钟离牧双眼放光率先赞道,“小郎这小荷才露,伟庆兄就已蜻蜓独占了,哈哈哈哈!”

“小郎这诗才果真绝艳,可冠江东,与陈王七步也不遑多让了。”钟离绪也反应过来,捋须微笑。

这陈王七步是个典故,陈王曹植曹子建是曹魏先帝曹丕之弟,才绝当代,号称“天下才有一石,子建独占八斗”,为魏帝曹丕所忌,令其七步作诗,否则血溅当场。曹植无奈,当场七步之内作下“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七步诗”。天下震动,才高八斗名不虚传。

今日马淳以景入诗,自比小荷,以蜻蜓喻老师谢赞提点之恩,与曹子建七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是以钟离绪才有此赞。

谢赞闻得钟离绪赞语,也哈哈大笑,甚是得意,谢承在一旁也感慨不已,暗道我谢家有此佳徒,得钟离绪如此高得赞誉,将来必能在江东士族中更进一步。

钟离家虽然在江东士族中并非一流,但家风严谨,以文学纯粹,不发虚言闻名,能得钟离绪的赞誉,比之朝中重臣更胜一筹。当下谢府重开酒宴,以丝竹歌舞娱客,宾主尽醉。马淳也好好的开了一下眼界,欣赏到当世豪门的宴客胜景。

此后几日,谢赞邀请的故友亲朋陆续到来,都是些江东名士,各地官员,谢家高朋满座,日日宴客。马淳陪着谢承、谢赞二人天天陪着招待客人,有时也根据客人要求即席下笔作诗,他的书法继承了钟繇飞白体和王羲之行书风格自成一体,自然也赢得了宾客们的赞扬,“小荷马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