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子受登基(4 / 5)

子受三辞三让之后,只得应下,坐上了商王的宝座。

这时,奉御官一声哀嚎:“大王薨...”

兄弟、诸子、宫娥妃嫔,仿若得了命令一般,齐齐放声大哭。

又有文武官僚开始为其呼魂,道:“天子复矣,天子复矣!”

太师闻仲则立即下令,在王宫和朝歌范围内加强警戒,以备不测,为防止有人聚众闹事。

新君甫立,为防诸侯趁机作乱,闻仲又下令诸侯不得奔丧。

同时下令,国丧期间,闭市七日。

帝乙的丧事,自然办得盛大风光。

但对于满朝文武来说,最重要的却是新君即位仪式。

对于诸大臣来说,上代君王已经是过去式了。

沉湎于过去断不可取,放眼未来才是真。

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不可一日无主。

虽然在帝乙的灵前,已经举行过一次简单的新君登基仪式,但却名不正言不顺。

应该举行盛大的新君即位仪式,公告天下,子受才能真正算是大商之王,天下之主。

“拜见大王!”

一番繁琐的仪式之后,一身盛装的子受坐在高台上,接受着臣民的叩拜。

下方,是山呼海啸的人群。

对于已经有过一次登基经验的子受来说,他完全不虚。

“诸位平身!”

子受双手虚抬,朗声说道:“孤承先王遗命,初登大宝,嗣即大位,当克成厥勋,诞膺天命,日夜祗惧,恐坠前烈!敬修未遑庆日月之照临,膺皇天之永命。望我大商永终不替,慰兆人胥戴之情,垂累业无疆之绪。”

说了一番场面话后,他大手一挥,带着众臣离开了祭台,回到王宫。

从礼制上来说,子受从一刻起,正式成为殷商第三十位大王。

他的名字,也从子受变成帝辛。

正式成为大商之王、天下之主后,帝辛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首先,他颁布了《治国十策》!

第一:敬先贤。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修先贤庙,将轩辕庙轩辕神像移入先贤庙之中,将庙址迁至朝歌城南,使民供奉。

第二:重贤才。有国由来在得贤,重贤才国传百代,在朝歌城内发布招贤榜文,广为传播,叫天下人知之,访遗贤于山泽,寻能人于大川。

第三:开言路。大开言路,使天下无壅塞之蔽,广纳忠谏,使朝廷有敢言之士,唯以谏得功,不因言获罪。

第四:重农桑。农为国之本,故劝民开垦,使无抛荒之地,广修水利,建可灌溉之渠。

第五:重冶炼。遍寻铁矿,加以冶炼,使民有可用之农具,国有可用之兵器。寻金矿,充实国家之仓廪,寻银矿,丰富百姓之货殖。

第六:查户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遍查有无隐匿之人,使俱归于王化,厘清人口,战时以便征兵。

第七:强军队。留强兵,使敢战之兵得其所偿;汰老弱,使体弱之卒重归土地。

第八:养老幼。兴建慈幼院,鳏寡孤独者,孤寒无依者,身体残疾者,按月给口粮,使无枉死之患。

第九:广蓄粮。新建平价仓,逢灾年放粮,遇丰年收粮,使百姓无饿死之忧,收百姓余粮,遇战事军兵可用。

第十:遣宫人。遣散六院,有年过二十而未被先帝临幸者,俱使出宫,自寻婚配,一可免孤苦之难,二可减少王宫开支。

这十条政策,谈不上多么高明。

如史书中记载的那些荒唐之举,帝辛自然会引以为诫,加以改正。

为了渡过接下来的封神之劫,他早早就有所准备。

这些政策,是早就想好,并请教了六位老师。

遍读后世史书之后,帝辛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