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六章:该出关了(2 / 4)

美食小当家 力禾 142 字 2023-03-11

一种,而清代在连州算是常见的野味。

这种胆小敏捷的动物,体长约1米,体重25~30千克,喜欢孤独活动在林间灌木坡地,多在夜间或清晨、黄昏觅食。

喜食果实、幼叶、嫩芽,有时也偷食农田作物如大豆、花生等杂食,受惊时能发出极为尖细的惊叫声,当地人多喜猎杀黄猄,用沙煲焖煮,其味香嫩无比,传说可安神补脑,有助睡眠。

楚云风这才明白既然当时这里山林密集,那么出现众多的猴子之类的动物也就不奇怪了,不少菜品直到今天仍然也是有的。

蒸田螺、爽牛皮、蒸牛肉干、蒸泥鳅、炖龟蛇、蒸塘蚤、笋干蒸鸡等,依然是连州人百吃不厌的传统美食,大街小巷,时常可见。

资料里面详细记录了几道菜的做法,比如牛肉干,其肉一定要脊梁肉和肘子肉,炭火是要取干透的杂木,微火慢熏。

这样烤出的肉干才会黄而不焦,香味四溢,再将肉切成薄片,拌以辣椒、豆豉,今天的做法与清代并无二致,品起来肉汁鲜美,回味无穷。

这的确是让楚云风大开眼界,也学到了好几道百年前的菜品,接下来又继续查看另外一个档案袋,这里面仍然是一张照片。

而且还是一张菜谱,不过仍然写的是繁体字,但并不是清代的模样,表现得更加现代一些。

这张菜谱的样式新颖,整体框架和格子分布更具有现代人的审美,边框不再是线条,而是带着花纹的,整体协调性很不错。

这还是一张百年前的菜单,记录的是一家粤菜酒家的老菜谱,看了看这上面的一些菜品,楚云风顿时有一股非常熟悉的味道。

嗯,的确是有股子那味儿,是一股子京城的味道!

这上面的一些菜品名字跟京城版的满汉全席有些像,而一部分就是直接用满汉全席菜品的名字,这让楚云风感到很奇怪。

随后看了看记录档案才知道,原来民国时期的粤菜名席源自清代的满汉全席,100多年前曾是羊城市民生活的一抹奢华亮色。

然而,随着历史长河的流淌,当年有口皆碑的广府名菜和为市民津津乐道的餐饮故事,已逐渐在人们的记忆中远去。

蟹蓉燕窝、冬瓜炖鸭、南华双鸽、花胶鸡丝、山楂杏露、炒芙蓉虾、鸡肝雀片、生炒田鸡、脯鱼豆腐。

铁扒鲈鱼、凉瓜田鸡、夜合鸡肝片、耗油鲜菇冧、鸳鸯杏露、炖神仙鸭、腿汁扒芥菜、三脚冬瓜、明炉切乳猪、烂鸡鱼翅。

这些百年前的粤菜名字的确是很有意思,楚云风看到这个耗油鲜菇冧(lín)的时候,对于这个冧字很好奇。

查看了资料才明白这是粤菜常用的作料,刚成熟的鲜香菇,即名鲜菇冧。若已成熟透,便只叫鲜菇。

不过这鲜菇冧是以前的叫法,现在可不这么叫了,难怪自己将粤菜学了这么多都没搞明白,看来还是积累不够啊。

而这道烂鸡鱼翅也是很有意思,听起来有点儿骂人的味道,资料里面记录着烂鸡,便是鸡胸肉,以刀背拍遍,加鸡蛋,入浓郁鸡汤千滚百转,彻底煮烂。

这分明就是有着鸡豆花的做法,难道是借鉴了川菜的理念?

据说当年有一道烂鸡花胶的菜式由淮扬菜传入到粤菜之中,后来粤菜借由此菜发明了鸡翅煲这道菜。

由于某一次的鸡翅煲煮过头了,这失手之后才创造性地制作出了烂鸡鱼翅这道菜出来。

嗯,资料上面的记录就是这样的,情况呢就是这么个情况,楚云风也无从进行考证,反正按照资料上面的理解就好。

二京果、四冷荤、四热荤、六大碗这些都是京城版满汉全席的特色,民国时期羊城厨师经过简化改良,形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22道菜,但由于工艺繁琐,渐渐失传。

当年,像这样的一桌宴席,售价约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