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七章 北条东征讨里见(1 / 2)

(介绍北条氏康后面的事情以及三船山合战,没啥内容。)

如今正是天正三年的年尾,岛津忠直已经将京畿,西国等地拿下,现在正是拿下关东的时候了。

关东北条氏政一直与越后的上杉景胜开战。至于骏河的今川氏真已经失去斗志,每日醉生梦死,与岛津家之间也是友好相处,这反而让骏河繁荣起来。

自岛津忠直西进之后,每次北条家想要进攻甲斐,都会被上杉景胜逼回关东开战,而北条氏康与氏政每次邀请今川氏真出战都被拒绝。

不过北条家在关东依然处于优势。

永禄七年,第二次国府台合战爆发。北条氏康嫡子北条氏政率领两万士兵出发,与联合上杉景胜的安房上总的里见义尧、义弘在下总国府台对阵。

正月七日,由于里见军的拼死作战使北条军损失了不少有力的武将。包括五色备的富永直胜也战死了。

七日后,北条氏康看出了敌大胜后的疏忽大意,在北条纲成的计策下将士兵分为两部东西夹攻。遭到意外进攻的里见军全线崩溃,合战以北条方胜利告终。

国府台合战后,北条氏康发现了江户众中以太田康资为首的反北条势力,于是乃追放太田康资,并对江户众进行了重编。

因为第二次国府台合战的大败使太田资正陷入四面楚歌的险境,之前与资正一同归附上杉家的关东诸大名之中如下野小山氏等许多人又见风转舵倒向北条家。

在永禄七年的七月,太田家中发生资正的长男氏资夺位的事件,太田氏资内通北条氏康背叛了自己的父亲太田资正,无情地将资正逐出岩槻城。

失意的太田资正与次子梶原政景先是寄身于成田氏长处,再投到下野名家宇都宫国纲麾下,最后又投靠到常陆强豪左竹义昭。

十月,上总的土气城城主酒井胤治投降北条氏,使北条家几乎控制了整个上总。

永禄九年二月,上杉景胜出兵关东,进入左野城。九月,上野的由良成繁、国繁背叛上杉家与北条私通,上杉景胜决定撤兵。

天正元年二月,左野城的左野昌纲投降北条氏,四月,下总的梁田晴助也相继与北条私通。

九月,在上总爆发了一场决定性的合战。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战役,此战可以说是第二次国府台合战的延续,此战若是北条获胜,里见家的灭亡就在眼前。

第二次国府台之战的获胜是北条氏政在继位之后获得的第一次显赫功勋,北条氏政也为此自我肯定了自己的东关东征服战略。

一旦这一战略完成,北条氏就将成为关东第一的豪强。

北条氏的目标就可以不再局限于东国,而立场得到强化的北条氏政也就不必再听父亲的唠叨了。

虽然之后数次进攻左贯城都没有获胜,但氏政并不因此死心。

北条氏政命令藤沢播磨守和田中美作守在紧邻左贯城的三船山上修筑了一个砦以监视左贯城内的一举一动,从而找机会彻底消灭宿敌里见氏来贯彻自己的战略。

然而在三年的时间里,这个机会一直没有降临。

虽然遭到了巨大的打击,但里见义尧父子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

在经过三年的恢复后,义尧父子已经在图谋恢复自己房总霸主的地位了,在三船山砦与左贯城之间长达三年的对峙终于走到了尽头。

八月,里见氏开始在左贯城大规模的集结部队,这种行动当然瞒不过近在迟尺的三船山砦守将。

很快,藤沢播磨守要求增援的报告书就送到了北条氏政手中,北条氏政迅速动员了大军攻向左贯城。

面对北条氏杀气腾腾的三万大军,里见氏在总动员后兵力仍旧不到北条军的一半。

在战前的军议上,正木时茂提出了类似于分兵夹击的策略。不过以里见军的数量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