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
这预示着信仰技能库的计划正式迈出了第一步,人类的未来将得到新的保证。
但有些问题即使有林染加入也无法解决。
他的天赋能力中的奇迹物品功效,显然无法被临摹制作。
例如进化令牌的功效,即使牺牲线上的他都无法借用,其他信仰者显然也无法借用这部分能力。
又例如梦魇与神体。
梦魇是他的天赋能力中较为特殊的能力,触发的条件并非来自自身,而是来自目标的状态,现在探明的情况是目标处于濒死状态,他只要靠近一定距离就可以获取对方的记忆碎片。
如果目标是自己,则可以达到完美的契合度,读取到完整的记忆。
这个能力的具体原理是什么,他完全不清楚,显然无法被制作成虚拟技能录入进信仰者天赋技能库。
而神体是他用信仰之力制作的天赋能力,效果是获得对元素的完美亲和力。
这一点显然也是无法被制作出来的效果。
人类对元素亲和力的理解十分浅薄状态,无法将这种特征用虚拟形式表现出来。
对于这个问题,封棋给出的建议是暂且不解决。
先将他拥有的天赋能力的数据全部采集,然后优先选择能够被制作的天赋能力进行虚拟数据化。
与此同时,林染研发的镜像术法也需要进行更新升级。
面对血神这类多种能力结合的特殊天赋,镜像术法无法采集到完整数据并进行完美复刻,很容易缺失许多效果的表现。
后续的日子里,猩红研究院针对天赋技能项目,进行了新一轮的讨论。
这次讨论中,决定信仰者天赋技能库首先采取内测模式进行。
所谓的内测,指的是先在部分玩家身上使用。
这部分玩家会与虚拟游戏的其他玩家同步进行排位,乃至副本模式进行游戏。
唯一的区别是,内测玩家的技能选择只有信仰者技能库,无法再使用原本虚拟技能库中的技能。
这么做的好处是,信仰者不会混淆虚拟技能库与信仰者技能库。
让他们在现实使用时,能更好的进行技能切换。
如果不这么设定,将所有技能混合在一起,很容易出现问题。
例如习惯了切换虚拟技能与信仰者技能的玩家,在现实对抗领域生物时,习惯性地想要切换虚拟技能,但现实中只有信仰者技能可以被借用切换,因为思维惯性带来的隐患问题极有可能导致死亡发生。
所以猩红研究院讨论后给出的方案是设计两套技能库。
一套技能库对应现实的修炼学发展。
一套内测技能库对应信仰成长的体系发展,两者不互通。
两套体系往后都会是人类成长的重要体系,甚至可以说是相辅相成。
面对来自墨月的挑战,信仰体系会是其中的关键。
一旦慕暚失败,信仰体系将接替修炼体系成为人类主要的成长体系。
如果能够通过墨月入侵的挑战,那么修炼体系就不会崩塌,往后修炼体系会与信仰体系共同成为人类的两大修炼体系。
封棋分析过其中的利弊。
牺牲线借用天赋能力,想要发挥出天赋能力的效果,会受到自身体质等因素的影响。
所以修炼体系不能放弃。
只有修炼者实力越强,借用到的天赋能力施展时效果才能越强。
可如果慕暚失败,万般无奈之下,信仰技能体系也能帮助渡过体系崩塌的局面,带来一定的优势。
但信仰修炼体系看似很稳定,却也存在着问题。
例如血神体,开启后会抽干人体血液转化为增幅力量,普通人施展此能力后需要摄取大量气血补足自身气血亏空。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