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情报(二)(1 / 3)

到了枢密院,陈安晏并没有将他的来意告诉其他人,而是直接求见杜和安。因为在他看来,既然大梁能在其他国家安插眼线,那其他国家自然也能在大梁安插眼线。相比之下,这杜和安毕竟是先皇钦点的四位顾命大臣之一,而且他的家人都被朝廷控制,应该是最不堪背叛大梁的人。不过,枢密院的人却不愿去通报。按照他们的说法,杜和安位高权重,自然不是什么人都能见的。要知道,这杜和安可是在如今的大梁,唯一一个没有爵位,却有大内侍卫保护的大臣。陈安晏听了,并没有动怒,只是说自己可以等。那些枢密院的官兵在冷笑了一番之后,却是又将陈安晏赶出了枢密院,说这枢密院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陈安晏倒是也不恼,只是站在了枢密院门口。这些枢密院的官兵见了,倒是也有些意外。尽管在这之前,他们并没有跟陈安晏接触过,但关于陈安晏的事情,他们倒是听说过不少。所以,在他们看来,陈安晏极有可能会盛怒之下,对着他们出手,而他们也正好能试试陈安晏的身手。可陈安晏选择了退让,甚至都已经退出了枢密院的范围,他们也不好咄咄逼人。陈安晏在外面站了将近一个时辰。尽管这枢密院相较其他衙门来说,位置稍显偏僻,门口鲜有来往的百姓,但陈安晏在这里站了这么久,也引起了一些百姓的驻足。这个时节的寒风,虽说算不上刺骨,但对于陈安晏来说,依旧是个折磨。好在陈安晏似乎早就料到了此番前来枢密院不会顺利,所以,他除了换上了更加保暖的衣服之外,又提前服了薛启堂最近专门替他炼制的暖阳丹。否则的话,陈安晏恐怕根本坚持不了这么久。只是不巧的是,这个时候竟然又开始下起了雨。就连枢密院门口的官兵也有些看不下去了,上前劝说陈安晏离开。他们也听说陈安晏有旧疾,十分畏寒。尽管他们并不担心陈安晏因此加重病情导致他们被皇上怪罪,但见到一个少年如此,他们终究还是有些于心不忍。只是,陈安晏却根本不为所动。好在这时候李淡兄妹在听说此事后也赶了过来。若是换做在其他地方,李琳恐怕早就大闹一场了。也许是李之仪或是李文栋之前就曾多番交代,不得在枢密院撒野,所以就算是刁蛮任性的李琳,也只是跟李淡一起,一脸怨恨地站在了陈安晏的身旁。就在两人来到这里后不久,杜和安总算是露面了。见礼之后,杜和安却是有些歉意地说道:“世子想必知道,按照大量官制,凡枢密院的官员,不得结交王公大臣,所以还请世子见谅,成就不请两位进来饮茶了。”李淡听了连忙说道:“杜大人言重了,是我们唐突了。”李淡在说到此处的时候却是稍稍顿了顿之后,才接着说道:“我们今日前来是为了……”李淡一边说着,一边却是看向了一旁的陈安晏。其实,对于李淡来说他自然知道杜和安口中的官制。而按照大梁的关注,不单单是枢密院,总共有三类官员不得结交王公大臣。除了枢密院的官员,还有都察院的官员以及宫里的宦官。不过,尽管说起来是禁止结交王公大臣,但实际上,这王公大臣之中的王公,主要还是以王爷为主。至于国公,就算真的有交情,朝廷也不会降罪。因为朝廷之所以有这样的官制,主要是为了防止有人谋反。而有能力谋反的首先便是王爷。在历朝历代以来,除了在建国之初,开国皇帝会封一些有功之臣为异姓王,等朝局稳定之后,除非是有大臣立下了不世之功,否则的话,寻常的官员或是百姓根本没有被封王的可能。这主要是王爷地位尊崇,若是毫无节制地随意封王,除了会影响朝局之外,也会给朝廷带来极大的压力。因此,实际上历朝历代的王爷,他们本身就是皇亲贵胄,要么是皇帝的叔伯,要么是兄弟或是子侄。因此,他们的地位崇高,有夺位的能力。至于国公或是其他爵位的贵族,他们或因文治,或因武功得到了爵位,但实际上,对于整个大梁来说,他们并没有太深的根基或是地位,就算是想要谋反,也是名不正言不顺。所以,朝廷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