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保守(2 / 3)

安晏简单地将经过说了一遍,李彧听了之后却是冷“哼”了一声,说道:“北周如此,西夏也是如此,我们大梁边境的官兵是干什么吃的?”听到李彧这么说,杜和安的脸色却是有些不太好看。这也难怪,天下兵马皆是枢密院所属,这几乎相当于李彧在斥责杜和安办差不利。不过,不论是陈安晏还是杜和安,他们都知道李彧并没有这个意思,他只是因为陈安晏遇险而发牢骚而已。而陈安晏听了之后,也立刻说道:“皇上,这也怪不得那些官兵。”在轻咳了一声后,他又接着说道:“大梁幅员辽阔,总不能让官兵手拉着手将整个大梁围起来吧!”听到陈安晏这个比喻,倒是让杜和安夜觉得有些好笑。而陈安晏则是继续说道:“更何况,这次不论是西夏还是北周,他们来的都是高手,臣认为,除非是大内高手,否则的话,恐怕很难能察觉他们潜入。而且,他们个个精通大梁话,只要尽量少跟大梁的人接触,旁人很难发现他们的不同!”听了陈安晏的解释,李彧也默默地点了点头。因为陈安晏刚才在说这番话的时候,背着杜和安朝着李彧使了个眼色。李彧也很快就明白了陈安晏的意思。而杜和安的脸色,也早就恢复如常了。就在这个时候,李文栋和宇文德荣也来到了这里。于是,陈安晏便将昨晚发生的事又说了一遍,跟昨晚一样,对于自己跟野辞仁荣提出的那三个条件,他只提到了西夏愿意成为大梁的属国,帮助大梁牵制北周,同时,西夏也会将西藏还给大梁。李文栋和宇文德荣听了都很吃惊,他们跟李彧一样,都没想到昨天陈安晏竟然遭遇了那样的凶险。不过,相比之下他们更加诧异的还是北周竟然会对西夏动手。其实,在得知李纯和李顺在争夺西夏皇位的时候,大梁朝廷也曾想过趁着这个机会收回西藏和新疆。然而,朝中不少大臣却认为,大梁最近十多年休养生息才刚刚缓过来,此刻若是要再动兵事,恐怕会伤及大梁根本。因此,此事虽常有提及,但一直都没有下文。而这一次对于大梁来说,可是一个好机会。毕竟,只要大梁出兵,北周一定会退兵,所以几乎可以说是不用一兵一卒就能收回西夏,日后还能利用西夏牵制北周,那对于大梁来说,想要收回新疆也指日可待。因此,对于李文栋和宇文德荣来说,两人先是诧异,很快便是欣喜。这时候,李文栋也立刻说道:“那野辞仁荣还在陈宅吗?何不将他带来,也好让皇上、本王以及两位大人当面问问!”陈安晏听了,立刻说道:“王爷,那野辞仁荣说了,只跟臣一个人谈!”见到李文栋面露不悦,陈安晏又接着说道:“莫非王爷不相信臣的话?”李文栋听了,却是冷“哼”了一声,没有说话。宇文德荣见状,只能硬着头皮朝着杜和安问道:“不知杜大人的意思是?”不过,杜和安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朝着李文栋和宇文德荣问道:“王爷和宇文大人的意思,是想跟西夏合作?”李文栋点了点头,算是默认了。而宇文德荣似乎是担心杜和安不明白他们的想法,还又解释了一番。其实对于宇文德荣来说,他也知道这是对北周出手的好机会。若是能利用这个鹬蚌相争的机会同时拿下北周和西夏,那大梁的西北至少能有百年的太平。可是,也许是当了一辈子的文官,千年之前传下来的儒家学识早就已经禁锢了他的想法,反倒是让他多了几分虚伪的悲天悯人。所以,宇文德荣自然是希望能兵不血刃地“拿下”西夏之后,再拿下西藏。而杜和安在听了之后,也明显的露出了不悦之色。这时候,李彧也感觉到了气氛好像有些不太对劲。就在他朝着陈安晏不停地使眼色,想让陈安晏说些什么来缓和一下的时候,杜和安却是直接站了起来,说道:“既然王爷和首辅大人都是这个意思,那就这么办吧!”说完之后杜和安便直接拂袖而去。陈安晏见了,也不禁咂舌,这位枢密使大人的威严,在整个大梁恐怕也很难找出几人能够与之抗衡。杜和安就这么走了,李文栋倒是还好,但却是让宇文德荣有些尴尬。毕竟,刚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