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认罪(2 / 3)

李彧,就连单文柏他们也都傻眼了。在这之前,他们已经想过了无数种陈安晏可能会用到的借口。而事实上,他们也没有指望能利用这所谓的七大罪状来给陈安晏定罪。毕竟,时至今日,他们的手上并没有确凿的证据。特别是那些军方的军报。尽管单文柏他们个个位高权重,但却不敢插手军务。而他们跟李彧的想法一样,枢密院这次立下大功,陈安晏功不可没,所以刚才那个御史提到的证据,只要是涉及枢密院的,杜和安一定不会拿出来。特别是之前他们在宫门前的时候,已经见到了枢密院跟陈安晏谈笑风生。因此,尽管他们定下了这个计划,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指望朝廷会因为这些罪名而将陈安晏处死。他们知道陈安晏凭着这次立下的大功,李彧一定会提出给陈安晏连升数级,所以,他们想要在最大程度上去限制陈安晏的官职!可陈安晏的“臣认罪”这三个字给他们带来的震撼,可是要比刚才那个御史弹劾陈安晏给其他大臣带来的震撼更大。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整个大殿上都鸦雀无声。不过,还是有一些大臣很快就回过神来。之前那个弹劾陈安晏的御史便是其中之一,只见他满脸喜色的说道:“皇上,既然陈大人已经认罪,还请皇上依照大梁律法,给陈大人定罪!”随后,又有一些投靠了齐太后的官员出来附和。既然陈安晏愿意认罪,他们当然不介意顺水推舟。不过,有人想要给陈安晏定罪,自然也有人替陈安晏开脱。礼部是最先站出来替陈安晏说话的。按照他们的说法,此事事关重大,绝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定案的,所以朝廷还是得严查此事,等有了确凿的证据,才能给陈安晏定罪。接下来便是这些大臣之间的争论。齐太后的人,他们的意思是,既然如今陈安晏已经认罪了,自然应该立刻定罪。他们甚至还十分贴心的表示,若是按照那七大罪状,陈安晏除了抄家灭族之外,还得受凌迟之刑。不过,陈安晏这次总算是立下了一些功绩,所以也不用抄家灭族以及那凌迟之刑了,直接推出午门斩首,也算是体现了朝廷的宽仁了。至于陈安晏的家产,既然他已经没有亲人,直接充公便是!对于这样的安排,其他大臣自然不会同意。尽管他们并不知道陈安晏今日为何会这么干脆的认罪,有一件事他们很清楚,那就是他们需要陈安晏跟齐太后他们对抗。而他们理由也很充足,因为认罪和定罪有着本质的区别。若是认罪就能直接定罪,那些达官显贵杀人放火之后,只要花一笔银子就能买通一个死囚认罪,所以,想要定罪,终究还是要确凿的证据。而他们甚至认为,陈安晏说不定是有什么把柄被单文柏他们抓住了。但不管怎么样,今日他们一定要将陈安晏保下来。经过差不多一炷香时间的理论后,依旧没能有什么结果。最终,李之仪提出,既然有御史弹劾,却又没有证据,眼下不论是给陈安晏升官还是降罪恐怕都会有异议。因此,眼下不妨就让陈安晏继续当他的西城兵马司副指挥,至于他的七大罪状,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以及枢密院共同彻查此案。随后李彧倒是又补充了一句,在给陈安晏定罪之前,他依旧是朝廷的官员,不论是谁,在查这件案子的时候,都不得对其用刑!到了这个时候,这件事也算是暂时告一段落。接着便是朝廷对枢密院以及军方的封赏。凡是在这次西北大捷之中的有功之人,要么是有官职的提升,要么是有其他赏赐。至于像杜和安、孙广佑这样的大臣,论官职,他们几乎都已经无法继续提升了。毕竟,一个是枢密院使,还是先皇亲封的顾命大臣,另一个则是成都将军,封疆大吏。因此,朝廷最终赐了两人子爵的爵位。这已经是他们目前能得到的最高的爵位了。尽管在王爵之下,还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但只要在朝为官,其爵位最高也只能是子爵。也就是说,一旦被封了公爵、侯爵或是伯爵后,便不能再担任朝廷的官职。这主要是因为公爵、侯爵和伯爵本身就已经是朝品,地位超然,不论是对朝廷的官制还是社稷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