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考生在高众寺借读。这高众寺跟其他寺庙不同。其他寺庙里,佛堂以及参禅之处占了大部分地方,而在高众寺,虽说里面也有佛堂和禅院,但也就占了很小一块地方,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厢房。最让人觉得奇怪的是,这高众寺并不接受普通百姓的香火。按照那位主持的说法,就算是有人想要添香油钱,他们也未必会收,说是这一切都要看缘。曾经就有人偷偷从围墙爬进去,想要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光景。此人出来之后告诉众人,里面的厢房富丽堂皇,看上去根本就不像是寺庙该有的厢房。然而,没过几天,此人就不知所踪了。而单文柏之所以会吃惊,是因为这座高众寺的确非同寻常。因为这座高众寺正是单文柏他们所建,为的就是方便他们在会试中做手脚。在每次会试前的将近三年里,单文柏他们都会通过各处的人手售卖进士的名额。一直到会试前一年的十一月份左右,单文柏便会将他们的名额全部定下。因为那个时候秋闱也已经发榜!一般来说,一科的三甲总共有差不多二百人上下,而单文柏他们每次定下的名额都在五十人左右,这已经超过了总人数的两成。收了银子之后,单文柏便会根据他们出的银子,将他们定为二甲或是三甲,至于一甲三人,虽然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这已经不是银子能够决定的了。而这些人都会在年节之前抵达京城,住进这里的高众寺。在正式开考之前,单文柏会将考题和答卷交给这些考生。对于这些考生来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将这些答卷全都背下来。其实,在这些年里,也有一些富商之后,就算提前一个月将答卷送到他们的手里,但等开考的时候,他们的答题还是不堪入目。就算是如此,单文柏还是能用他的手段,赐他们一个九品官或是不入流的小吏。所以,在这些年里,单文柏他们的口碑十分不错。当然了,这整个过程单文柏都不会亲自露面,都交给他的亲信去办了。今年自然也都跟往年一样,他们定下的那五十个考生也都早早地住进了高众寺。而那个偷题之人,在这份拟题后面留下的高众寺三个字,显然是意有所指。单文柏甚至怀疑,这偷题之人说不定就是陈安晏。虽然心中对陈安晏万分记恨,但单文柏也不得不承认,陈安晏的轻功在京城也算是小有名气。可是,今日陈安晏似乎都在都察院,并没有离开。单文柏一时之间有些想不明白。而且,若真的是陈安晏的话,他应该会直接带人去高众寺,而不会在自己的书房留字!莫非陈安晏是想让自己立刻赶去高众寺,好抓一个人赃俱获?一想到此,单文柏也不禁冷笑了起来。倘若这么容易就给他定罪的话,他也不能像现在这般权倾朝野。不过,单文柏的心中还是十分不安。他想了想之后,将所有人的侍卫又都叫了过来,吩咐下去,他要去一趟高众寺。虽然这时候城门早就已经关了,但他们这一行人,都不用单文柏露面,光凭那些侍卫的腰牌就已经能出城了。一行人出城之后一路往东,来到了距离高众寺只有二里的时候,他们停了下来。单文柏派出了两人前去高众寺想要一探究竟,而他自己则是暂时留在了原地。过了差不多半炷香的时间,那两个侍卫便回来了。而在他们身后不远处还跟着一人,仔细一看,正是那高众寺的主持。单文柏见了有些诧异。而在听完主持所言后,单文柏却是眉头紧锁。这个主持告诉单文柏,在今天傍晚的时候,高众寺来了一个不速之客。这高众寺有上百间厢房,因为那位主持以及在这里伺候的下人以及护卫都有另外的住处,所以除了那五十个考生以及单文柏早就准备好的将近三十个答题之人外,还空出了将近二十间厢房。这里的考生大多都家世不凡,而因为已经临近大考,却还没有拿到考题和答卷,不少考生都已经变得有些暴躁。因此,在用过晚膳之后,有两个考生也不知为何就动起了手来。等主持赶到的时候,其中一个考生的屋内已经被弄得一团糟。因此,主持便提出替他换一间房。那个考生心中烦闷,便提出要换最靠里的一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