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E、二级市场,母基金,貌似林氏资本只缺私募信贷、杠杆收购、房地产投资、基础设施\/能源投资这几张版图了。”说罢,付绩勋一脸感慨,“有生之年,没想到还能看见咱们华人自己的KKR、黑石。”陈宏看着林凡年轻的脸庞,也发自内心的赞叹,“是啊,从事过金融业的才知道,在白人主导的金融行业,诞生一家世界顶级的华人资本该有多难!”“我纠正一下,我们可不是要做什么中国的KKR、中国的黑石,而是世界的林氏资本!”陈宏微笑,“我知道,从你给基金取名就知道,二十四节气嘛。”林凡暼了付绩勋一眼,笑说:“付先生,你现在对林氏资本的资本布局,以及未来要做的事情,有了个大致了解吧?”付绩勋点头,“资产布局很广泛,但当下核心还是Vc基金和pE基金吧?而且瞄准的还是科技和互联网领域。”林凡很坦然的承认,因为这是他最擅长的,也是投资见效最快、最好积累实力的领域。如对冲基金,更多只是投机性,捞一把就跑,不利于做大产业资本,真正的打下事业根基。“我听林先生你介绍,林氏资本的pE基金全资并购了一家手机操作系统公司,还计划投资成立一家手机品牌,这貌似pE基金中的buyout。可那家手机操作系统又是一家初创公司,没有现金流,甚至连产品都还没正式开发出来。手机品牌,更是从无到有。这感觉不像pE投资的风格,也不似Vc投资的风格。”付绩勋问的内容,其实有点超纲了。林凡招募对方出任林氏资本-惊蛰基金的合伙人,负责的是国内的Vc投资,手机、安卓则是其他处暑、立秋两支基金负责的项目了。不过对方有兴趣了解,说不定看重的是林氏资本整个投资平台的高管位置,而不是区区的Vc基金合伙人。于是,林凡慢慢同对方解释,“这个的确没有先例可循,是我自己独创的。”“独创的?”付绩勋对这挺感兴趣的,继续追问。林凡也给了一个很好的答桉,画了一个超级大的饼。“手机操作系统未来跨界智能汽车操作系统,乃至物联网操作系统?投资汽车、手机,乃至各种家电,智能可穿戴设备?”付绩勋一边小声滴咕,一边仔细思考。林凡的投资理念有点离经叛道,似乎和传统的金融方法背道而驰。在他的设想里,金融貌似是连通各产业板块的血液。别人要么是赚快钱,讲究低买高抛,这位好像是在玩乐高积木,通过自创、投资、并购等手段,把一块块零件拼装上去,组成一个大大的……“林氏资本想发展成财团?”付绩勋想到这,下意识就问了出来。付绩勋一问出口,陈宏都愣了那么一下,然后两人齐齐看向林凡。“没有没有~”林凡摆手,连说了几个没有。然后他哑然失笑道,“我只是举个例子而已,投资方向和投后管理,比较讲究产业协同,并不是要搞什么财团、托拉斯。再说了,现在什么年代了,那套模式在上世纪还行,如今是新世纪,那些早就过时了,也行不通。”发展财团的想法,林凡很早就有了,只不过当时林凡仔细考虑之后就取消了。现在他从林氏集团出来,创立投资公司,就是为了向财团迈进。只不过,他可是不会承认的。听林凡这么讲,付绩勋打消了不少疑虑。随即也跟着笑了起来,的确是他想太多了。再说了,兔国是什么国家,他很清楚。“我的想法是,确立几个比较有潜力的行业,控股一家核心企业,围绕核心企业的上下游投资入股,吃尽一个行业的红利。我的目的呢,也不是靠垄断去攫取利润,赚取未来行业红利是其一,确保核心企业顺利成长是其二。简而言之,钱也要赚,但赚钱之余,还有点其他附带追求。”“那不就是产业资本?”付绩勋追问。林凡点头,“对,但用产业资本定义太狭隘了,因为这只是林氏资本的一部分。像斯盖普、框架传媒这些短平快的赚钱项目,它不香吗?该投也得投!”付绩勋顿时就明白了,他又问:“那几个核心企业作为长期经营的标的,假如遇到增长瓶颈,或者走下坡路了,卖
515 很早就有的想法(2 / 4)